厉兵秣马的意思

厉兵秣马

成语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成语例子: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 ◎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百度百科:【注音】 lì bīng mò mǎ【解释】 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厉: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注音】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成语繁体:厲兵秣馬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成语造句: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 陈亮《酌古论 吕蒙》)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
英语翻译:get ready for fight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近义词:严阵以待、秣马厉兵
反义词:高枕无忧
上一成语

含厉的成语

厉的字典>>>

含兵的成语

兵的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