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shān guāng shuǐ sè |
---|---|
成语解释: |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成语例子: | 一叶逡巡送客归,山光水色自相依。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三折 |
百度百科: | 山光水色成语出自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解释成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泛指山水的景色 |
成语造句: | 一叶逡巡送客归,山光水色自相依。(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三折) |
英语翻译: | A landscape of mountains and lakes or rivers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湖光山色 |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山穷水绝
锦绣山河
弥山跨谷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河带山砺
高山峻岭
深山穷林
山锐则不高
春山八字
隔行如隔山
如山压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