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寸三分帽子
拼音:bā cùn sān fēn mào zi
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八达
拼音:bā dá
(一)、道路八面相通。
(二)、亦作“八闥”。八牖。
(三)、三国魏司马懿字仲达,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四)、称三国魏诸葛诞等八位闻达之士。
(五)、称晋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
八大八小
拼音:bā dà bā xiǎo
八色礼品之称。旧时送礼必成双,从二色至八色不等。每色中都须主次相配,故有“八大八小”。后世筵席肴馔亦有“八大八小”之称。
八大观音
拼音:bā dà guān yīn
佛教术语,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
八代
拼音:bā dài
(一)、八世。
(二)、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八大家
拼音:bā dà jiā
(一)、对唐、宋八位著名古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合称。详“唐宋八大家”。
(二)、清曹尔堪、宋琬、沉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禛、汪琬、程可则皆工诗,称“海内八大家”。见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程可则》。
(三)、清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俱工骈文,亦号“八大家”。见清吴鼒编《八家四六文钞》。
八答麻鞋
拼音:bā dá má xié
见“八搭麻鞋”。
八党
拼音:bā dǎng
即八虎。
八到
拼音:bā dào
八方所到之地,即四方和四隅。
八倒
拼音:bā dǎo
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
八刀
拼音:bā dāo
“分”的隐语。
八大人觉
拼音:bā dà rén jué
有八法。
八答鞋
拼音:bā dá xié
八达杏
拼音:bā dá xìng
即巴旦杏。八达,波斯语bādām音译。杏的别种,其仁不苦。
八大须生
拼音:bā dà xū shēng
京剧界有前后四大须生的说法。
八等
拼音:bā děng
(一)、八类。
(二)、八个等级。
八狄
拼音:bā dí
古代对北方部族的泛称。
八貂
拼音:bā diāo
唐 制,左右散骑、侍中、中书令各二人,冠制皆金蝉珥貂,号称八貂。《新唐书·百官志二》:“隋 废散骑常侍。贞观 元年復置,十七年为职事官。显庆 二年,分左右,隶门下、中书省,皆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谓之八貂。”唐 耿湋《元日早朝》诗:“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唐 白居易《薛戎赠左散骑常侍制》:“俾增九原之光,追备八貂之列。”
八丁兵
拼音:bā dīng bīng
南北朝 北周 实行过的一种兵制,把境内民丁分八批轮换服役。《周书·武帝纪上》:“三月丙寅,改八丁兵为十二丁兵,率岁一月役。”《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八丁兵者,凡境内民丁分为八番,递上就役。”
八洞神仙
拼音:bā dòng shén xiān
道家谓神仙所居之洞天分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上八洞为天仙,中八洞为神仙,下八洞为地仙,总谓之“八洞神仙”。民间则专以汉鐘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仙为“八洞神仙”。明
八斗
拼音:bā dǒu
见“八斗才”。
八斗才
拼音:bā dǒu cái
宋无名氏《释常谈》:“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用“八斗才”比喻很高的才能。
八斗陈思
拼音:bā dǒu chén sī
赞誉曹植才高。宋·李宗谔《馆中新蝉诗》:“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后用来称誉人的才学很高。或作“八斗之才”。
八都鲁
拼音:bā dōu lǔ
蒙古语baatur音译,义为勇士,即满语之“把图鲁”。多见于 元 代史籍、戏剧等。
八斗之才
拼音:bā dǒu zhī cái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八度
拼音:bā dù
在音乐中,相邻的音组中相同音名的两个音,包括变化音级,称之为八度。
八端
拼音:bā duān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八段锦
拼音:bā duàn jǐn
古代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由八节连贯动作组成。南宋曾慥《道枢》已有记载。清光绪初,无名氏改编为:一、两手托天理三焦;二、左右开弓似射雕;三、调理脾胃须单举;四、五劳七伤往后瞧;五、摇头摆尾去心火;六、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攒拳怒目增气力;八、两手攀足固肾腰。今已广泛运用到保健体操中。
八对
拼音:bā duì
旧谓诗有八对。旧题 魏文帝《诗格》:“八对:一曰正名,二曰隔句,三曰双声,四曰迭韵,五曰连绵,六曰异类,七曰回文,八曰双拟。”
八度音程
拼音:bā dù yīn chéng
八灋
拼音:bā fǎ
见“八法”。
八法
拼音:bā fǎ
(一)、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灋,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南史·宋武帝纪》:“九伐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
(二)、明 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成化 时加才力不及一项。清 代分贪、酷、疲软无为、不谨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种情况,而分别加以处置,称八法。《清会典·吏部·考功清吏司》:“纠以八法:曰贪,曰酷,曰罢软无为,曰不谨,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参阅 清 章学诚《丙辰札记》。清 唐孙华《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九閽深詄荡,八法长奸欺。”
(三)、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以指书法。南朝 宋 鲍照《飞白书势铭》:“超工八法,尽奇六文。”唐 沉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轩。”清 冯桂芬《顾南林年丈七十寿序》:“工诗文,精八法,尤长径尺外大字。”
八番
拼音:bā fān
元 代对居住于今 贵州省 贵阳、惠水 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 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 和 卢番。元 至元 十六年(1279年)于其地设 八番 罗甸 等军民宣慰使司。《元史·兵志二》:“命万户 刘得禄 以军五千人,镇守八番。”
八方
拼音:bā fāng
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八枋
拼音:bā fāng
八柄。
八方风雨
拼音:bā fāng fēng yǔ
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八方呼应
拼音:bā fāng hū yìng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八方受敌
拼音:bā fāng shòu dí
八方支援
拼音:bā fāng zhī yuán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八法颂
拼音:bā fǎ sòng
傳統學習書法時用筆的八句要訣。如元代李溥本騝庵字要一書中的外法篇:“八法者,永字八法是矣。一曰側,蹲鴟而墜石;二曰勒,緩以藏機;三曰弩,鸞環而勢曲;四曰趯,峻快以如錐;五曰策,依稀而似勒;六曰掠,彷彿以宜肥;七曰啄,騰波而速進;八曰磔,仰昔以宜遲。又云側不貴臥,勒常患平,弩直而力敗,掠左出而鋒輕,策仰收而暗揭,趯宜蹲而勢生,啄倉皇而疾掩,磔趯以開撐。”
八法针
拼音:bā fǎ zhēn
针灸疗法中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采用不同穴位、不同针法,达到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治疗目的的针刺法。亦泛指高超的针法。
八分
拼音:bā fēn
汉字的一种字体,跟隶书相近。这种字体,一般认为左右分背,势有波磔,故称八分。
八分公
拼音:bā fēn gōng
清 宗室封爵名号。
八风吹不倒
拼音:bā fēng chuī bù dǎo
八风曲
拼音:bā fēng qǔ
即八风舞。
八分书
拼音:bā fēn shū
汉字的一种字体,即汉隶。
八风穴
拼音:bā fēng xué
八风穴是中医针灸的穴位之一,在足背侧,第一八风穴五趾间。
八分仪
拼音:bā fēn yí
八府巡按
拼音:bā fǔ xún àn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八纲
拼音:bā gāng
中医把诊察到的各种病情分别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项,叫做八纲,作为治疗病症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