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长杖
拼音:děng cháng zhàng
解释宋代募兵﹐按身高分等第﹐后以不同长度的木杖为度量标准﹐称为"等长杖"。又称等杖。
等忽儿
拼音:děng hū ér
等时
拼音:děng shí
等盘儿
拼音:děng pán ér
解释戥子和杆秤上盛放被称物体的盘子。借指秤﹐比喻打定主意。
等极
拼音:děng jí
等杀
拼音:děng shā
等曹
拼音:děng cáo
戥秤
拼音:děng chèng
隥道
拼音:dèng dào
解释阁道﹐由石级组成的山道。
-----------------
国语辞典隥道
登山的道路。《文选.班固.西都赋》:「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
磴道
拼音:dèng dào
解释 1.登山的石径。
-----------------
国语辞典磴道
山上的石路。唐.李白〈北上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唐.李程〈华清宫望幸赋〉:「步磴道以寂历,眄广庭以寥旷。」
磴路
拼音:dèng lù
解释◎ 磴路 dènglù
[stone steps on a hill path] 登山的石阶路
櫈杌
拼音:dèng wù
墱流
拼音:dèng liú
邓林
拼音:dèng lín
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 古地名。
邓小平理论
拼音:dèng xiǎo píng lǐ lùn
解释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橘
拼音:dèng jú
解释 1.汉代南阳郡邓县所产的橘子。以其著名,故称。
邓通钱
拼音:dèng tōng qián
解释 1.汉代邓通铸造的钱。
-----------------
国语辞典邓通钱
邓通,汉文帝的宠臣,文帝赐铜山给他,得自铸钱,由是大富,邓氏钱布天下。故以邓通钱为钱币的代称。元.秦?夫《东堂老.第一折》:「怎生把邓通钱,刚博得一个乞化的许瓢?」
邓家无子
拼音:dèng jiā wú zǐ
邓沙
拼音:dèng shā
解释 1.即澄沙。纯净的豆沙。邓,用同"澄"。
-----------------
国语辞典邓沙
豆沙。《西游记.第五五回》:「奶奶,一盘是人肉馅的荤饝饝,一盘是邓沙馅的素饝饝。」
邓攸忧
拼音:dèng yōu yōu
邓尉
拼音:dèng wèi
解释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汉有邓尉曾隐居于此,故名。以产梅着称。
邓友梅
拼音:dèng yǒu méi
解释 (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联书记处书记。著有短篇小说《我们的军长》,中篇小说《追赶队伍的女兵》、《那五》,中篇小说集《烟壶》,长篇小说《京城内外》。
邓演达
拼音:dèng yǎn dá
解释 (1895-1931)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后,辞职前往苏联。1930年回国,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进行反蒋活动。1931年被捕,在南京被秘密杀害。
邓拓
拼音:dèng tuò
解释 (1912-1966)新闻工作者。原名子健,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曾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有《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
邓石如
拼音:dèng shí rú
解释 (1743-1805)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属安徽)人。书法各体皆工,最精篆、隶。篆书取秦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稍参隶意。篆刻刚健婀娜,形成“邓派”。
邓中夏
拼音:dèng zhōng xià
解释 (1894-193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宜章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次年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领导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广东省委书记。1933年被捕遇害。
灯尽油干
拼音:dēng jìn yóu gàn
登岸
拼音:dēng àn
上岸;登上陆地。
登车揽辔
拼音:dēng chē lǎn pèi
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登锋陷阵
拼音:dēng fēng xiàn zhèn
ㄉㄥ ㄈㄥ ㄒㄧㄢˋ ㄓㄣˋ 登锋陷阵(登鋒陷陣)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英勇。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帝以试左右,数十人常为先,登锋陷阵,皆终身不伤也。”
登谷
拼音:dēng gǔ
收割成熟的谷物。《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农乃登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郑玄 注:“黍稷之属於是始孰。”《宋史·乐志七》:“彍弩射牲,筑场登穀。”
登即
拼音:dēng jí
当即;立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急命纸笔,登即纪録。”《廿载繁华梦》第二回:“不两月间,那所宅子又早已落成,登即回乡行进伙礼。”
登讲
拼音:dēng jiǎng
上台讲解。《南史·严植之传》:“以 植之 兼五经博士……每当登讲,五馆生毕至,听者千餘人。”
灯具
拼音:dēng jù
泛指各种照明用具
瞪目哆口
拼音:dèng mù chǐ kǒu
ㄉㄥˋ ㄇㄨˋ ㄔㄧˇ ㄎㄡˇ 瞪目哆口 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之貌。 清 蕊珠旧史 掌生氏 《帝城花样·春珊传》:“诸名士方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瞪目结舌
拼音:dèng mù jié shé
ㄉㄥˋ ㄇㄨˋ ㄐㄧㄝ ˊ ㄕㄜˊ 瞪目结舌(瞪目結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顾嘉蘅》:“未几,一秀才长跪生门,俯首啜泣。羣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花城》1981年第5期:“男男女女的发型,不是教那些跑遍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海员,也瞪目结舌吗?”亦作“ 瞪眼咋舌 ”。 康濯 《腊梅花·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登山蓦岭
拼音:dēng shān mò lǐng
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登台拜将
拼音:dēng tái bài jiàng
喻指任命将帅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清· 钱彩《说岳全传》
登泰山记
拼音:dēng tài shān jì
散文篇名。清代姚鼐作。记述作者在清代乾隆年间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通过亲身考察纠正了史料上关于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登巇
拼音:dēng xī
攀登险峻的山峰。 宋 黄庭坚 《丙辰仍宿清泉寺》诗:“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巇。”
登献
拼音:dēng xiàn
谓进物献祭。《宋史·礼志十一》:“凡新物及时出者,即日登献,既非正祭,则不当卜日。”《宋史·乐志九》:“登献罔愆,俎豆斯彻。”
登僊
拼音:dēng xiān
见登仙。
瞪眼
拼音:dèng yǎn
同“瞪”跟人生气或耍态度他就爱跟人瞪眼表示无可奈何
登槐
拼音:dēng huái
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以为朝臣列班的位次。三公坐三槐下,后因以“登槐”指登上三公宰辅之位。
灯船
拼音:dēng chuán
(一)、张设灯彩的游船。清 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腾腾便有鼓音来,灯船到处游船开。”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秦淮 灯船之盛,天下所无。”《剧本》1980年第9期:“后来,灯船开走了,琴妹 在船上绝望地喊。”
(二)、一种装有灯架和发光设备作为航标使用的船。
等效焦距
拼音:děng xiào jiāo jù
大家习惯于将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视角,转化为135相机上同样成像视角所对应的镜头焦距,这个转化后的焦距就是135等效焦距,也就是等效焦距。
灯青
拼音:dēng qīng
谓灯焰显出低暗的青蓝色。
登地菩萨
拼音:dēng dì pú sà
地能载物,使物体安立在地上,水和气都不行。菩萨是一种境界。登地菩萨就是形容境界能安立在某种境界中,能保持住不变不迷不倒。
灯影戏
拼音:dēng yǐng xì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作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也叫“皮影戏”、“影戏”。宋 范成大《灯市行》:“吴臺 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巴金《抹布集·杨嫂》:“有一次我们正在床上放下帐子唱灯影戏,她进房里来撞见了。”
登禅
拼音:dēng chán
谓受禅让,登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