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í hái
拼音:ní tāi ér
解释
国语辞典
还没有烧制的陶器坯子。如:「那批泥胎儿正等著进窑烧制。」也称为「泥坯」。
拼音:ní sù
◎ 泥塑 nísù
[clay culpture] 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用黏土揉捏修整成各种形状,阴干后可再施以彩绘。也称为「夹彩塑」。
比喻愚昧迟钝。《西游记.第二九回》:「真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土风录.卷六.泥塑》:「俗谓痴钝者曰『泥塑』。」
英语 clay modeling, clay figurine or statue
法语 modelage de l'argile, figurine ou statue d'argile
拼音:ní shǒu
叩首至地而泥污额头。引申为谢罪。《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亮明日又泥首谢罪,乞骸骨,欲阖门投窜山海。」《文选.陆佐公.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严鼓未通,凶渠泥首。」也作「泥头」。近顼首
拼音:ní ní
拼音:ní shì
拼音:ní pú sà
◎ 泥菩萨 nípúsà
[Clay idol] 用泥做的供人供奉的神像
拼音:ní ěr lóng shǒu
拼音:ní chí wù
拼音:ní bā
◎ 泥巴 níba
(1) [mud] 〈方〉∶和着水的土
(2) [mire]∶粘稠、往往很厚的泥浆
湿而黏的泥土。如:「小孩子都爱玩泥巴。」
英语 mud
德语 Matsch (S)
法语 boue épaisse
拼音:ní wō
拼音:ní tàn
◎ 泥炭 nítàn
[peat;turf] 炭化程度最低的煤
炭化程度最低,等级最差的煤。类似泥土,呈黑色、褐色或棕色。大都是未完全腐烂分解的沼泽植物残渣,经过一段时间累积而成,可供燃料使用,含炭量低,燃烧火力甚微。也称为「泥煤」。
英语 peat
德语 Torf (S)
法语 Tourbe
拼音:nì zǐ
◎ 泥子 nìzi
[putty] 通常白垩粉和煮沸了的亚麻子油搅拌、调成或揉至面团般稠度,用以把玻璃粘牢在窗户框格上并填塞木制品罅隙。也作“腻子”
用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成的泥状物。用以涂抹墙壁或器物的缝隙,使表面平整。也称为「腻子」。
英语 putty (used by plumbers and glaziers)
德语 Spachtelmasse (S)
拼音:ní shí liú
◎ 泥石流 níshíliú
[mud-rock flow] 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碎屑物质经山洪冲击挟带而形成的短暂急流。对建筑物、公路、铁路、农田等有很大破坏作用
山洪暴发时,洪水挟带山上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而形成的急流。
英语 landslide, torrent of mud and stones, mudslide
德语 Mure (S), Murenabgang (S), Schlammlawine (S)
法语 coulée boueuse
拼音:ní shì
拼音:ní niè
拼音:ní guī
拼音:ní hū hū
拼音:nì míng shī shí
拼音:ní dìng
拼音:ní wò
拼音:ní wén
拼音:ní zhōng cì
泥中有尖刺。比喻不易觉察的阴谋。元.王元鼎〈河西后庭花.走将来涎涎瞪瞪套.么篇〉:「泥中刺,绵里针。」
拼音:ní qiú
以鹿子皮所作的皮衣。《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拼音:nǐ qū
拼音:nǐ hǎo
◎ 你好 nǐ hǎo
[how do you do;how are you;hello] 用于有礼貌的打招呼或表示与人见面时的问候
拼音:nǐ mā de
拼音:nǐ zhēng wǒ duó
◎ 你争我夺 nǐzhēng-wǒduó
[whoop-de-do] 指相互争夺
这种你争我夺的场面还不少
互相争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以后有客求见,欣然相接。复帐之后,宾客如市。挨三顶五,不得空闲,声价愈重。每一晚白银十两,兀自你争我夺。」如:「兄弟两人为了祖留遗产,你争我夺,伤了和气。」
拼音:nǐ mèn
拼音:nǐ sǐ wǒ huó
◎ 你死我活 nǐsǐ-wǒhuó
[life-and-death;mortal] 形容斗争十分尖锐
你死我活的斗争
形容争斗得非常激烈。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水浒传.第四九回》:「既是伯伯不肯,我们今日先和伯伯拼个你死我活!」近不共戴天,势不两立,誓不两立
英语 lit. you die, I live (idiom); irreconcilable adversaries, two parties cannot coexist
德语 auf Leben und Tod
法语 mortel, à mort
拼音:nì nì
拼音:nì bǐ
解释
国语辞典
亲近朋比。《书经.泰誓中》:「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新唐书.卷一三四.韦坚传》:「坚妻,姜皎女,李林甫舅子也,初甚昵比,既见其宠,恶之。」
英语 intimate
拼音:nì jiù
拼音:nì hòu
拼音:nì shǔ
拼音:nì jìng
◎ 逆境 nìjìng
[adversity;adverse circumstance] 不利的处境
面临逆境
身处逆境
不顺利的境遇。《宋史.卷三九三.罗点传》:「处闺门逆境,容有纵酒自放者。」宋.陆游〈赠湖上父老〉诗:「吾生行逆境,平地九折卬。」近困境反顺境
英语 adversity, predicament
德语 Missgeschick (S)
法语 situation défavorable
拼音:nì lǚ
◎ 逆旅 nìlǚ
[hotel;inn] 客舍;旅店
宿于逆旅。——《庄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旅馆、客舍。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英语 guest-house, inn
德语 Gästehaus (S)
拼音:nì xí
拼音:nì fǎn xīn lǐ
◎ 逆反心理 nìfǎn xīnlǐ
[counterreactional tendency;mind to rebel] 一般指某种宣传(理论、规定等)的要求产生的相反的心理活动、心理反应
拼音:nì bǐ
拼音:nì qǔ shùn shǒu
不以正道取之而以正道守之。《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句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隋唐演义.第三七回》:「主上摧刃父兄,大纲不正,即使修德行仁,还是个逆取顺守。」
拼音:nì chǎn
◎ 逆产 nìchǎn
[betrayer’s property] 背叛国家民族者的产业
没收逆产
生产时,胎儿的脚先出来。也称为「倒产」、「倒生」。
叛国者的产业。如:「这些叛国贼搜刮来的逆产,都是民脂民膏。」
拼音:nì zǐ zéi chén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唯有逆子贼臣,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也作「逆臣贼子」。
拼音:nì zhuǎn
◎ 逆转 nìzhuǎn
[take a turn for the worse;reverse;deteriote] 形势或情况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向不利方面转化
时局逆转
优劣双方的情势改变。如:「情势逆转」、「棒球场上所谓的大逆转,是指落后的球队在最后一局反败为胜。」
拼音:nì máo cāng
拼音:nì bèi
拼音:nì qì
拼音:nì lú
拼音:nì tiān
拼音:nì xiàng
相反的方向。如:「逆向行驶」。
英语 backwards, reverse direction
德语 rückwärts , Invertierung (S), Richtung (S), ablehnend (Adj)
法语 reb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