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ǔ luǎn
拼音:rǔ hái ér
拼音:rǔ xiù zǐ
拼音:rǔ gān
拼音:rǔ dì
拼音:rǔ chuáng
拼音:rǔ dòng
拼音:rǔ liū
拼音:rǔ tū
◎ 乳突 rǔtū
[mastoid process] 颞骨乳突部的乳头状突起
拼音:rǔ suān
◎ 乳酸 rǔsuān
[lactic acid] 一种吸湿性的、通常是糖浆状的α-羟基酸CH 3 CH(OH)COOH,当它被加热时,易发生自酯化作用。主要用于食品、饮料、药剂、制革以及染业、造酯业中,作为溶剂和增塑剂
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由糖类、淀粉等发酵而成,有酸味。常应用于食品、纺织、医药等方面。
英语 lactic acid
德语 Milchsäure (S, Chem)
法语 acide lactique
拼音:rǔ mà
◎ 辱骂 rǔmà
[abuse] 用粗暴的语言谩骂
侮辱责骂。《三国演义.第五回》:「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红楼梦.第一五回》:「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一个女儿许几家?』」近唾骂,詈骂,诟谇,咒骂
拼音:rǔ lín
拼音:rǔ yóu
对朋友谦称,为承蒙不弃,保持往来意思的客套话。《董西厢.卷二》:「辱游张珙书上将军帅府。」
拼音:rǔ guó tiǎn mín
拼音:rǔ jīn
拼音:rǔ guó sàng shī
使国家蒙羞,军士丧命。《明史.卷一九八.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昆、九畴俱宜罪。」
拼音:rǔ hé
承蒙。接受他人好意的客套话。如:「辱荷隆情」。也作「辱承」。
拼音:rǔ mén bài hù
◎ 辱门败户 rǔmén-bàihù
[bring disgrace on a family] 指做了伤风败俗的事,使家族门庭蒙受耻辱
这等辱门败户羞人甚,倒也不若无儿一世孤。——《元曲选·曲江池》
败坏家族的名誉声望。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哥哥,俺是什么样人家,著他辱门败户。」《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駌鸯会》:「某大郎自思,留此无益,不若逐回,庶免辱门败户。」
拼音:rǔ shēn
拼音:rǔ shēn bài míng
身心受辱而名声败坏。《精忠岳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
拼音:rǔ jǔ
拼音:rǔ tái
拼音:rǔ wū
拼音:rǔ mò
拼音:rǔ mìng
◎ 辱命 rǔmìng
(1) [fail to accomplish a mission]∶没有完成上级的使命或他人的嘱咐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2) [be indebted]∶对尊长谕令或受人来书的谦词
未能完成他人的谕令或嘱托。《文选.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若请他做个算学教习,那是专门之学,必不辱命的。」
君王的谕令。《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牋》:「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
拼音:rǔ jiàn
拼音:rǔ zài
拼音:rǔ xíng
拼音:rǔ bēn
拼音:rǔ gòu
拼音:rǔ hài
拼音:rǔ zhī
拼音:rǔ shì
拼音:rǔ guó yāng mín
拼音:rǔ kuàng
拼音:rǔ dài
拼音:rǔ dào
拼音:rǔ mǒ
拼音:rù mù sān fēn
◎ 入木三分 rùmù-sānfēn
[with bitter incisiveness] 唐朝张环權《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清· 赵翼《瓯北诗抄》
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近鞭辟入里反不著边际
英语 written in a forceful hand, penetrating, profound
德语 eine ausdrucksvolle Handschrift (S, Sprichw), scharfsinnig (Adj)
法语 (expr. idiom.) graver le bois sur un centimètre de profondeur, pénétration, profond
拼音:rù bù fū chū
◎ 入不敷出 rùbùfūchū
[unable to make ends meet] 收入不够支出。指开销大
入不敷出的处境
收入少而支出多。《清史稿.卷四四八.边宝泉传》:「入不敷出,一时强为弥补,后将何所取偿?」也作「入不支出」。反绰绰有余
英语 income does not cover expenditure, unable to make ends meet
拼音:rù zhuì
◎ 入赘 rùzhuì
[marry into and live with one's bride's family] 上门女婿,男子到女方家落户
今夜要来入赘,没奈何,只得允从。——《杨家将演义》
男子结婚后,住进女家,成为女家的成员,子女亦从母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止有一个女儿,小名叫做招姐,入赘一个女婿,姓张,叫张郎。」《儒林外史.第一○回》:「鲁编修说:『只得一个女儿,舍不得嫁出门,要蘧公孙入赘。』」也作「入舍」。反出嫁
英语 to go and live with one's wife's family, in effect becoming a member of her family
德语 in die Familie der Braut einheiraten und deren Familiennamen annehmen (V)
法语 matrilocalité
拼音:rù xiāng wèn sú
拼音:rù shì
◎ 入世 rùshì
(1) [go into the society]∶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他是个刚入世的雏儿
(2) [be born]∶佛家语,与“出世”(脱离俗世)相对,生于世上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置身于红尘俗世之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第一回》:「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英语 to join the WTO, to enter the world, secular
德语 der WTO beitreten (V)
法语 adhérer à l'OMC, entrer dans le monde, laïque
拼音:rù shén
◎ 入神 rùshén
(1) [be entranced;be enthralled]∶专注于眼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或陷入沉思
他入神地站在画前,良久方才离去
(2) [superb;marvellous]∶形容达到精妙的境界
这幅人物画画得真入神
因对某事物兴趣浓厚,而精神集中,心无旁骛。《文选.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侧著耳朵,一字字跟著听明白两句唱道:『是盖世英雄,始信短如春梦。』正听得有些入神儿。」近入迷
形容技艺非常高超精妙。《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英语 to be enthralled, to be entranced
德语 Andacht (S), verzücken (V)
法语 tomber en extase, superbe, merveilleux
拼音:rù gǎng
◎ 入港 rùgǎng
(1) [enter a harbor]∶进入港市、口岸
(2) [in full agreement;in perfect harmony]∶[交谈]投机;意气相投(多见于早期白话)
三个酒至数怀,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哽哽咽咽啼哭。——《水浒传》
(3) [illicit intercourse]∶男女发生不正当关系
胡说!只是这和尚假老实,没处入港仔么?——《三刻拍案惊奇》
船舶进入港口。如:「船已经入港了。」也作「进口」。
交谈投机。《水浒传.第三回》:「正说些闲话,较量些鎗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间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院判见说得入港,就把行李什物都搬到小娟家来。」
男女间发生性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只好眉梢眼角,做些功夫,未能入港。」《红楼梦.第八○回》:「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正要入港。」
拼音:rù pàn
古代学宫之内有泮水,故称学宫为「泮宫」,童生初入学为生员则称为「入泮」。《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捷报贵府相公匡讳迥,蒙提学御史学道大老爷取中乐清县第一名入泮。」《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有个秀才姓何名祖黄,表字自立,小时聪颖非常,十六岁便考取了第一名算学入泮。」
拼音:rù dìng
◎ 入定 rùdìng
[trance] 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眼静坐,控制思想,不起杂念
老僧入定
佛教用语。指修习禅观时,心念惟安住在一对象上,而余念不生的境界。《西游记.第二回》:「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拼音:rù xiāng suí sú
◎ 入乡随俗 rùxiāng-suísú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安排。形容随遇而安
“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宋· 普济《五灯会元》
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参见「入乡随乡」条。《五灯会元.卷一二.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拼音:rù liàn
◎ 入殓 rùliàn
[put a corpse in a coffin] 把死者装进棺材
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场上去了。——《红楼梦》
把尸体放进棺中。《儒林外史.第六回》:「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红楼梦.第六三回》:「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拼音:rù mí
◎ 入迷 rùmí
(1) [be fascinated;be enchanted]∶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迷的程度
他们的精采表演使观众看得入了迷
(2) [spell]∶被或仿佛被符咒镇住着迷
每一章都使读者几乎入迷
专注于某种事物而心无旁骛。如:「他看侦探小说看得入迷了。」近著迷,沉迷,入神反清醒
英语 to be fascinated, to be enchanted
德语 Eilfertigkeit (S), Schwärmerei (S), verzaubern (V), leidenschaftlich (Adj), unersättlich (Adj)
法语 fanatisme, s'extasier, envoûtement, entichement, ext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