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一唱三叹(一唱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注音ㄧˊ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解释
国语辞典
一人唱而三人随著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 固既雅而不艳。」唐.李善.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也作「三叹」、「一倡三叹」。
比喻诗文优雅宛转,韵味绵延。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也作「一倡三叹」。
【解释】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近义词】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反义词】驴鸣狗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壁厢
一腔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一根一板
掐指一算
割据一方
一步一个脚印
当浮一大白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百不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