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像《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这样让我观感复杂的电影。
观影之前:邓超+俞白眉,叒来?审判!
观影过程中:没白挨骂啊超!一个类似热血漫设定的逆风翻盘故事,难得不强行打鸡血,笑点、燃点铺得挺自然,气氛直接上头。
观影之后:故事是好故事,导演的进步也肉眼可见。就是有些人物设定和冲突设置太戏剧化了点,这样拍有什么意义?
直到我眼睁睁看着前排的观众拿出手机,搜索——
瞬间,醍醐灌顶——
我可能看了一部“假电影”。
为什么这样说?
在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之前,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知道剧情取材于国乒真实经历,但对于现实故事并不了解,甚至,压根不知道几乎每个角色都有原型这事儿!
由于种种原因,正片里一个人名都对不上,连官方公开物料也各种遮遮掩掩。
就问:宣传有事吗?在打什么哑谜!
这种打哑谜式宣传直接导致一个后果——观众的观影体验乃至对影片的评价被大大拉低。
不夸张。
补了一晚上课之后,重新审视电影,我的评价直接高了一星。
一方面,带着原型的“脸”去看,代入感和沉浸感无疑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也避免了对电影人物和情节的误读。
举个例子:
电影里有个小伙子球员叫董帅(《银河补习班》里的小马飞长大啦~)。
长得确实斯文帅气,但走到哪里都有女友粉星星眼求签名,画风从热血漫秒变偶像剧……是不是夸张了点?
看完电影我一搜资料——原型孔令辉。
I'm sorry, 我立刻闭嘴。
什么偶像剧,明明是纪录片!我妈抽屉里珍藏的孔令辉剪报可以证明!
好帅!好像!
小小一个细节,足以折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目前遭遇的尴尬困境——观众在对于真实原型不甚了解的情况下,默默失去了一些观影乐趣与沉浸体验。
但反过来,一旦将角色与原型进行勾连,看电影时那些闲笔或者看似刻意的笑点,就变成了让人按捺不住惊呼的小彩蛋。
比如许魏洲饰演的白民和。
一整个夸张的黑皮体育生,看着还有点眼熟。
经网友点拨我才认出来——
这是在致敬邓超在《分手大师》里的毛里求斯国国王造型?!
殊不知,人物原型马文革一看到他就笑出了声,“我一看这颜色就(知道演的是我)”。
Emmm……又是我冒犯了。
饰演黄昭的演员段博文,比起以往的形象明显见圆润了。我在看电影时也暗暗嘀咕他怎么看起来肉墩墩的。
一查——人家原型是王涛!
为了贴近王涛的形象,段文博增重了30斤。
经过长达8个月的特训,他打球的姿势甚至能和王涛的比赛视频无缝衔接。
如果不特意搜索花絮,如果不是i乒乓,相信大部分观众和我一样,不会发现演员已经把原型模仿了个九成九!
就因为不知道,18个乒乓球教练的专业指导,演员们夜以继日的艰苦训练,乃至整个剧组前期的努力,都没溅起太大的水花。
还直接剥夺了我在电影院里感叹“好像”“牛叉”的机会……
电影宣传,二刷的电影票报销一下,懂?
连喘息和汗水都在同步
对于不明真相的观影群众来说,看剧情主线可能都少了几分代入感。
电影里,邓超饰演的戴敏佳临危受命,接手了一支笼罩在失败阴霾下的中国男乒。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着手组建全新的国家队阵容,却偏偏找了一批“伤的伤、老的老、瞎的瞎、小的小”的“卧龙凤雏”。
乍一看,这设定不是刻意增加戏剧冲突吗?
但等补完现实故事和原型人物们的生平,我的膝盖连夜跪碎……
可以说,只有结合那段在泥泞中负重前行的男乒历史,才能真正看懂片名里“绝地反击”四个字的意义!
先来感受几个真实数据——
5:0,是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赛,瑞典队给中国男乒的一个响亮的巴掌。
第7名,是1991年千叶世乒赛,男乒从世界第一位置上跌落时的一声闷响。
规则针对,器材落后,引以为傲的直板快攻打法失灵,人才储备青黄不接……
层出不穷的问题化作一组组刺目的数据,似乎宣告着:中国在男子乒乓球项目上的统治时期已经结束。
亲眼见到男乒被瑞典队在团体赛零封,当时坐在观众席里的蔡振华悲愤难耐。
没多久,他就放弃在意大利的高薪工作,带着怀孕的妻子回国,临危受命成为男乒主教。
狠查纪律、严抓训练,誓要捍卫中国男乒的尊严。
谁料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国家队又在瑞典队身上栽了个大跟头。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中国乒乓的主题曲向来是“无敌是多么寂寞”。
可在那个时候,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之前,中国男乒是真真正正跌入谷底,处于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是谁挥洒血汗,拼了半条命,从泥泞中爬出来,重新争回国球的荣耀?
还真的是一支“失意者联盟”——
马文革,战功赫赫的老将,却深受伤病困扰;王涛,更擅长双打,且不在最佳比赛年龄;丁松,球风神秘,国内球迷对他都不甚了了;刘国梁、孔令辉,更是初出茅庐的小将,大赛经验不多。
这么一对比,电影里的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但正是这么一支不被看好的队伍,却在暗夜里爆发了璀璨的光芒,用实力和激情书写了中国男乒的传奇!
只有了解那段历史,知道真实原型身上发生了什么,才能充分感受到,电影里每个角色从个性到专业技能的设计有多么的精准。
比如,电影里神秘又抢眼的削球手龚枫。
抢攻凶猛,远台防守很强。
日常着墨不多,有种“年轻版扫地僧”的风范。
偏偏他身上有个左眼1000度,右眼1200度的近视设定,当场把我看懵了。
要知道,许昕近视也才400度。龚枫这相当于半瞎的视力,要如何打那么小的乒乓球?
结果张大嘴读完原型的资料才发现,电影还是保守了……
现实里,这些运动员的经历比电影传奇得多!
龚枫的原型是乒坛“魔术师”丁松。
性格内敛,身形瘦削,还是个千度大近视,怎么看都“平平无奇”。
但正是名不见经传的丁松,却练得一手又凌厉又新奇的削球。
在天津世乒赛男团比赛第三盘,他上场对战瑞典队的卡尔松,削中反攻神技艳惊四座。
卡尔松大开大合的每一球,都掉入丁松的四两拨千斤之中。最终,这位瑞典球星带着疑惑走向失败,而丁松赢得酣畅淋漓。
这一战,大涨男乒士气,更为男乒从最低谷走向未来数十年的无敌埋下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两年前的哥德堡世乒赛,专门应对卡尔松的削球手王浩曾惜败赛场。
丁松的复仇成功,多了一丝充满武侠色彩的壮志豪情。
白民和的原型是马文革,擅长横板弧圈结合快攻。
在瑞典男乒独占鳌头的90年代,他是唯一可以和欧洲人掰手腕的存在。一人单挑“欧洲群雄”,顶着伤病也敢打敢拼,举步维艰但绝不退缩。
赛场上,他和当时世界乒坛第一人的老瓦对拉,锐意进取的姿态历历在目。
那一年,正是他战胜佩尔森为中国队赢回一分,屏住了那口没散的气。
马文革vs老瓦
电影里,白民和总爱和教练犟嘴,还一人担起了最大的剧情冲突——违反队规后,被戴敏佳退回省队,以致国家队战力再次被削弱。
看得揪心的同时也忍不住疑惑:好大胆的情节,真有队员敢和教练硬碰硬?
一看现实,更有意思了——
马文革确实曾被当时的主教练蔡振华退回过省队。
原因甚至比电影里更戏剧化:一顿早饭。
国家队每天早上七点一刻吃早饭,有一天蔡振华正好碰上了八点才来的马文革。当下,治队严明的蔡振华就决定将这个不羁的灵魂送回天津队训练。而后来,马文革认识到自己错误后,回到队内作了深刻的自我检讨。
发现没?本以为的刻意桥段其实都真有其事,而那些看似不必要的细节,也恰恰以真实为底,增强了人物的血肉感。
尤其触动我的,还有黄昭的原型王涛。
没有一个男单冠军,但绝不会影响半分他在i乒乓心中的形象。
1991年,王涛和刘伟搭档,拿下那一届世乒赛唯一一个混双冠军;1992年,与吕林搭档,拿下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双冠军。
在团体和男子单打失利的情况下,这两个双打冠军保住了男乒的颜面。
吕林和王涛在取得来之不易的胜利后,齐齐坐地抹泪……
那一刻,不知是获得荣誉后的兴奋更多,还是抗住压力后的庆幸更多。
敬佩又心疼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王涛更亲自用双手抢回了悬崖边的胜利,实现了自我救赎。
大比分2:2打平后的第五局,他对战宿敌佩尔森。
21:14、21:13——看似轻松碾压,王涛却在事后回应说,他的手一直在抖。
我们只有从他拿下比赛的一刹那,浑身卸力,丢掉球拍,倒地不起的一连串身体反应上才能一窥,这24分钟的比赛他到底顶住了多重的压力,才上演了老兵不死的神话!
大银幕上,正是与之无比相似的一幕,让爽燃感达到顶点。
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乒乓的血汗和荣耀跨越年代而来,穿透银幕而发。
万众欢腾声中,是谁又回到了场馆外大雨倾盆,场馆内男乒高举斯韦思林杯高唱国歌的那一年!
扎扎实实看了好多资料后再回想电影,迷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后劲儿。
看电影时,我惊喜于结尾的设计——
国家队16岁的小将侯卓翔直视镜头字字铿锵:一切才刚刚开始。
当时就感慨,“超白”可算懂得什么是高级的升华了。简单一句话,称得上神来一笔。
而当得知这个锅盖头少年的原型正是刘国梁时,血液一下冲到脑袋,燃!炸!了!
刘国梁与孔令辉,鼎鼎大名的乒坛双子星,几代人的体育icon。
在当时,他们只是两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有初生牛犊的猛,也有未经世事的青涩。
刘国梁打瑞典选手成绩出色,有过3:0干翻当时横排第一人瓦尔德内尔的辉煌战绩。
不过,他主动向教练请缨参加男子团子决赛惨遭拒绝,据闻痛哭流涕。
小刘vs老瓦
孔令辉1994年横扫乒坛大奖,打法攻守兼备,跻身男乒主力。
两位19岁的小伙子,正是在天津世乒赛成功会师男单决赛,并肩登上领奖台。
当他们戴着奖牌举起双手的一刻,无疑在宣告:
双子星时代来临了!中国男乒的巅峰也站稳了!
如果不带着这两张熟悉的面孔去看电影,只会把那些细节当作巧思。
但知道之后,回想侯卓翔身上丰富的细节设计,顿悟导演的意有所指。
比如,教练组秘密商量了好几天的战术,直接被小侯猜中,还“剧透”给其他队员。
被揪到办公室盘问时,他一顿分析头头是道,号称自己是“国之重器”。
救……真的有“不懂球的胖子”排兵布阵时脑筋飞速运转的智多星内味儿了!
更重要的是那句“一切才刚刚开始”。
哪是什么少年意气夸下海口?
它就是一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宣告着中国男乒将在一代代将才的带领下,始终矗立于世界之巅;宣告着中国乒乓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细细想来,越被电影细节感动,越觉得恨铁不成钢。
明明讲述了一个热血高燃的故事,塑造了这么多真实又有力量的人物,和现实对比起来更是趣味拉满……
这些,宣传不早说,难道光靠观众自己悟?!
如果早点向观众说明,或者多进行一些真实原型的科普,现在电影的成绩会不会换一个天地?这么多好东西,究竟要藏到什么时候?
只能说,宣传加把劲吧!
不管是作为i乒乓还是基于电影本身的观感,我都希望《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能赶紧支棱起来。
目前看来,“打不死的小强”是做到了;期待能经得住更多观众的检视,淬炼成真正的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