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里的“我们”,写就了有温度的中国故事
新快报讯 记者梁燕芬报道 主旋律剧《我们这十年》目前正在广东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四大卫视以及几大视频平台热播,目前播出两个单元,反响不俗。近日,该剧总编审程蔚东接受专访,畅聊了《我们这十年》的创作历程,并表示,全剧写出了大大的“人”,“每一个单元,都听见了灵魂的对话。”
全剧写出了大大的“人”
《我们这十年》是如何创作的?该剧总编审程蔚东表示,《我们这十年》是在十年的波澜壮阔中寻找我们的审美发现。全剧以小见大,人物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角色塑造成功,写出大大的“人”。这一切至关重要的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他看来,优秀的主旋律作品要用打动你的故事和人物呈现生活的本质真实。
该剧全剧11个单元,创作难度不言而喻。某种意义上,十一个单元就是十一部电视剧、十一项工程。全剧组有四千多人,作品中悉心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不下四十人。不过,程蔚东认为,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视野的广度、思考的深度都直接影响对生活认识的高度”,“这十年,是我们刚刚挥手告别的,我们的沉淀和深思是不够的。怎么办?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发挥团队的力量。开拍后,导演、演员、原型人物、反映的生活领域相关人物,还在为艺术成熟作修正、添柴火。”
最感人的是老百姓的烟火日常
艺术总监毛卫宁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该剧聚焦十年里的“我们”,以奋斗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接地气、有温度、有共鸣”的中国故事,描绘了一幅极具烟火气的时代画卷。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涉及人民生活的里里外外、新时代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有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也有科技强国、文化自信等。毛卫宁感叹,这部剧的前期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4000多名工作人员,十几个国家的演员参与了拍摄,从前期到后期,地点遍布祖国各地,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见的,“在一个时间段里,11个团队同时做11个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这是我创作生涯当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我们这十年》采取单元剧的形式,对真实案例进行加工,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在毛卫宁看来,《在一起》是每2集一个单元,《功勋》是每6集一个单元,而《我们这十年》则是每4集一个单元。集数不同,叙事节奏、表达方式肯定就会有所不同。但是,不管多少集一个单元,单元剧都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深、讲透,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这个“内核”是不会变的,“要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要让观众能看着片子哭着、笑着、感动着、自豪着,这才能达到你的表达目的。”
除了艺术总监这个身份之外,毛卫宁还是《一日三餐》《西乡明月》《砺剑》三个单元的导演。对毛卫宁和他的团队来说,这些题材类型也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毛卫宁解释道,比如《砺剑》单元聚焦的是现代军事题材,“这跟我们之前拍《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毛卫宁坦言,《我们这十年》聚焦的是老百姓的烟火日常,这其实是非常考验主创团队的“讲故事”的能力的,“这其实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我也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勇气。”
热点
《一日三餐》还原地道“广东味”
《我们这十年》近日播出《一日三餐》单元,侯勇搭档焦俊艳演绎一日三餐的故事,带领观众感受最地道的“广东味”。单元中,讲述的是开高档酒楼的父女蔡五味和蔡云,转型经营家常菜馆重新获得百姓喜爱的故事。
故事开始,蔡五味(侯勇饰)经营着一家百年老字号的肠粉店,地道的口味、良心的价格广受街坊四邻好评。但女儿蔡云(焦俊艳饰)却认为,肠粉店利润太低,每个月的营收甚至都无法负担店面的房贷。她认为,应该趁着春光里老街改造的“东风”,把“一日三餐”升级为高档酒楼。就这样,父女俩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重大分歧,矛盾也进一步激化,酒楼应该如何更好地经营下去?肠粉店还是酒楼?该剧用浓浓烟火气还原地道“广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