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进军欧洲,腥风血雨

2022-10-09 00:30:55

比亚迪进军欧洲,腥风血雨

文 | 华商韬略 那日苏

10月初,德国最大的租车公司SIXT宣布,已经与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签订了意向长期合作协议。

根据SIXT公司披露的消息,该公司将在2028年之前采购10万辆比亚迪Atto 3系列新能源汽车,预计将有数千辆比亚迪汽车在今年第四季度陆续交付。

外媒称,这些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将很快被投放到德国、法国、荷兰和英国的汽车租赁市场上。

对于SIXT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笔重要的生意。作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旗下目前约有24万辆汽车。

也就是说,和比亚迪签订的这单订单,将会让SIXT公司的汽车规模扩大近30%。

消息一出,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首先是德国传统媒体《图片报》,该报社迅速发表了一篇名为《这笔中国生意损害德国利益》的社论。

这篇社论言辞非常激烈,称SIXT公司的决定"反德国、反西方、反对我们的价值观"、“中国也在针对我们(德国),针对德国、针对所有德国人的利益。中国人一点又一点地收购我们企业,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未来指手画脚。他们曾经连续多年照搬我们的技术,掠夺我们的知识产权……中国的占领运动早已开始。目前为止,这一切还只是经济战,Sixt则成为了中国的代理人。

随后《南德意志报》也发表文章,表达了对“中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担忧。认为德国的经济根基在于工业,但同时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中国的市场需求,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相比之下,《柏林之声》阴阳怪气的批评就显得温和多了。这家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警惕车轮上的间谍危险》的文章,文中称:“中国可以使用这些车辆从欧洲获取数据,甚至对司机发起网络攻击。”

该媒体还试图用比亚迪曾经获得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来暗示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是“不正当竞争”的结果。

抵触之声不仅来自媒体,德国的政府官员也对比亚迪进入德国市场非常反感。

执政党自民党的议员斯库德尼(Judith Skudelny)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希望Sixt 足够专业,可以防止数据间谍活动。”

另一位联邦议员米勒-罗森特里特(Frank Müller-Rosentritt)也就此事发表了看法:"在电动车问题上,我们不应该像对俄罗斯油气那样陷入依赖。"

就连德国执政联盟的自民党副主席约翰内斯·沃格尔(Johannes Vogel)也表示:比亚迪进军德国是“来自中国的体制性挑战”,整个欧洲需要团结起来“取代对华依赖”。

面对舆论汹汹,SIXT公司回应称这些指控十分“荒谬”。

另外德国国内也不是所有声音都在指责SIXT和比亚迪合作,德国《商报》就开始反思起了德国的体制问题,指出德国生产商供货缓慢,在新能源赛道已经落后于中国。

两家民营企业的合作能引发德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如此大的反响,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傲慢,二是恐惧。

如果问任何一个德国人,你们国家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汽车。

的确,从二战结束至今,德国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汽车企业,大众、宝马、奔驰等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德国制造”也在一定时期,成为了优质产品、严谨工艺的代名词。

德国工业虽然纸面上只占总GDP的18%,但德国的第三产业远不如英法意等国,其作为“欧洲发动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强大的工业实力。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比亚迪进入德国,会引发如此的震动。因为如果在汽车工业领域遭到了挑战,那将危及整个德国经济。

不过不管舆论场上反应如何,真正左右中德车企命运的还是市场反响。

如今比亚迪十万辆汽车的大单已成事实,据悉除了比亚迪之外,上汽、蔚来等多家中国车企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出像欧洲市场的开拓计划。

到时候,德国要么联合欧洲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要么就只能接受一个赤裸裸的事实: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经崛起了。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