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二三十年前,“草根经济”是对民营经济的赞美和认可,在今天,则已然是一种漠视和错判
文 | 吴晓波
广东的东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大抵前前后后去过二十多次了。
1990年代初跑的那些年,东莞和浙江温州、福建泉州一带的私营企业不但人草根,看到的工厂也都很草根,从事的产业则体现为“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企业和加工业。
也不知是谁发明的,就有了“草根经济”的提法,还有的,则称之为“小狗经济”。
草根或小狗,都很形象。就这么叫了三十年,叫顺口了,也都以之为事实。
就在前一个月,我又跑了两趟东莞。第一次去了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看了五六家机器人公司,第二次带队去了慕思的智能寝具工厂和马可波罗的建筑陶瓷博物馆。东莞上市公司协会的林会长告诉我,今天东莞的GDP破万亿,有五十多家上市公司,约80%为民营企业。
行走在一家又一家智能化的现代工厂,与那些心气颇高、在今天却有点彷徨的企业家朋友们在一起,我突然问自己一个问题:他们还算“草根”吗?他们还是“小狗”吗?
进而,我开始怀疑那个提法:中国的民营经济还是当年我们所说的“草根经济”吗?
我们先来看大企业的数量。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从2002年起,每年发布一次“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2010年,上榜的民营企业数量为175家,约占三分之一,而在2021年的榜单上,数量已达249家。
在具体的经营数据上,即便包含工农中建等中央金融企业,民营企业的人均营收仍是国企整体的1.24倍,人均利润是国企整体的1.51倍,资产利润率是国企整体的2.68倍,显然效益更好、效率更高。
再来看产业经济的基本盘——制造业。
在“中国制造业500强”的榜单上,民营企业的数量早在2010年便以275∶225,高出国有企业,此后十多年间,优势一直在持续扩大,到2021年,民营企业的数量达到351家,占到全部上榜企业的70.2%。
在经营数据上,2020年制造业500强中民营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为3.61%,国有企业为1.66%,前者的资产利润率为4.13%,后者为1.37%。
如果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优势似乎更加明显。
不久前,总理在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提出,东南沿海五省市要“为稳经济发挥挑大梁作用”。那么,在这些沿海省份里,民营企业的现状是这样的:
▶▷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5%,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2.9%,全省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占比为73%。
▶▷江苏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3%,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9.2%,上缴税金占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的70.0%。全省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占比为75%。
▶▷浙江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7%左右,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8.8%,税收收入的73.4%来自民营经济。全省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占比为82%。
▶▷福建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9%,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7.7%。全省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占比为63%。
我们接着来看事实的第二个层面:民营企业在中国产业经济的创新力占比。
7月底,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2021年新经济500强”榜单,民营企业数量为422家,占比84.4%,呈现为绝对优势的格局。其中,在前20强中,有18家为各个领域的民营企业。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共有民营上市公司2819家,占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4386家)的64%。其中,科创板民营上市公司占比80%,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占比86%。到2022年9月1日,北交所成立一周年,累计上市110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0%。
今年8月,工信部的第四批43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其中民营企业占比84%,国有企业占比9%,合资和外资企业占7%。
科研投入是面向未来的关键性指标,民营企业同样表现出更强的企图心。
在欧盟发布的“2021全球产业研发投入2500强”榜单上,中国公司排名第一的是华为,第二和第三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全球前200强中,有15家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15家国有企业。
我们再来看发明专利的数量。
今年1月,武汉大学的科教管理与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国内发明专利500强”榜单,排名前十的机构中,有三所大学、三家国有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京东方和格力),其他的四家为民营企业,其中,华为、腾讯和OPPO包揽前三强,还有一家是排名第六的vivo。
这些数据都很枯燥,也许还能列举出更多。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的事实判断——
首先,时至今日,已经不能再用“草根经济”来定义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体量还是质量上,它们都已然壮大繁茂为参天大树,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力量,应当称之为“树根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最重要的资产,是中国产业之幸,中国之幸。
其次,民营企业不是国有经济的对抗势力,而是竞争与合作的、平等的重要产业伙伴。在相当多的领域——尤其是在信息智能和新兴硬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性市场上,它们并不以“补充”和“配角”形象出现,而担当了主力和先锋的角色。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它们是“稳经济大盘”的基本力量,在扑朔迷离的全球产业竞争中,它们是代表中国势力的核心军团。
最后,在我看来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从草根到树根,并不仅仅是一字的更迭,而更是国家战略和全民认知上的进步。
草与树,有完全不同的生物成长特征,前者速生速灭,野火烧过,明岁复生。而后者则盘根错节,体大量沉,成则数以十年计,既需要自身的极大努力,更受到时代机缘的眷顾。
同时,在生态环境的意义上,独木难以成林,各种树木之间构成互相依存和促进的生长形态。毁坏一块草地,并不影响其余,而摧毁森林中的一些大木,则将造成整个生态的集体性败坏。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对民营经济的描述一直固定在“草根经济”的认知基础上。也正因此,一旦提起支持民企,习惯性的用词就是:“一有雨露便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
即便是近几年很流行的“五六七八九”的特征总结——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其重点也主要在“八”和“九”上。
但是,这样的认知显然已不符合当今中国企业格局的现状。当“草根”进化和迭代为“树根”之后,其生命特征和生态诉求,便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那些大中型民企集团,若伤害根本,则很可能万劫不复,绝对不是一点阳光或雨露,便能使之复生的。
如果仍然用“草根经济”来定义和描述民营企业,可能发生重大的战略性误判。这一名词低估了民营经济的规模现状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底盘型存在,从而在政策设计、资源配套以及产业扶持方面,发生令人扼腕的错配。
而在全民认知上,“草根”既不再是民营企业家们的自我定义和期许,更不应该成为社会舆论的某种共识。如果在二三十年前,“草根经济”是对民营经济的赞美和认可,在今天,则已然是一种漠视和错判。
原标题为—吴晓波:从“草根经济”到“树根经济”
ippa010054水印编号(ippa010054女主角是谁)
2023-03-23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2
2023-03-26
2023-03-22
西子TMC至尊全智太阳能测控仪操作说明书 太阳能tmc西子至尊全天候测控仪
2023-03-25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