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潘俊田 张家豪 李梓楠 程曼祺 贺乾明
编辑丨程曼祺
一项新技术,要从实验室走进日常生活,离不开资本支持。钱多钱少、从哪儿来、去了哪儿,会加速或减缓科技落地的过程。
市场上的钱整体变少了。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在 2022 年结束了疫情下的特殊货币政策。2020 年新冠暴发后,美联储向市场投放了近 5 万亿美元(约 35 万亿元人民币)。美股进入 1990 年代科技泡沫以来上涨最快的时期,涨得最多的是科技股。
狂欢在 2021 年 11 月结束。美联储 2022 年多次加息,流动性收紧叠加全球增长低迷,放水时涨得最多的科技成长股,现在也跌得最惨。未上市科技公司获得的钱也相应减少。
但科技投资的比例却在提升。2022 年上半年,中国一级市场中,硬科技投资事件占整体比例是前一年的近两倍,其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氢能、储能等重点科技领域投资逆势上升。
部分美国投资者离开,但留下来的钱更集中地涌向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半导体、汽车和制药领域,其占比已超过 65%,是 2018 年投资高峰时的 3 倍。
更多外国投资者在填补空缺。2022 年上半年外国投资者参与的私募股权交易占中国市场总数的 16.3%,只比前一年的 18% 略降,来自欧洲、中东等地的投资者希望在中国寻找机会。
中国大公司一边降本增效,一边也维持着对科技的投资。腾讯、阿里、字节、京东、美团、百度、小米七家公司,2021 年一共投资了 128 家科技公司,2022 年是 103 家,但科技投资占比从 21% 上升到 42%。
市场化资金外,各国政府开始大力补贴关键科技领域,重点行业是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美国在 2022 年 8 月推出《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计划提供 3690 亿美元补贴电动车、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美国与欧洲相继出台芯片补贴,前者计划在 5 年内补贴 2800 亿美元,后者要在 2030 年前投资超 430 亿欧元。
钱更集中涌向科技,尤其是科技产业上游,背后的共同变化是,投资从追逐倍率增长到更在意安全感和确定性。科技创新本身高风险,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是整体增长放缓中,技术是所剩不多的变量。一些特定领域由于政策倾斜也在变得更确定、安全。
过去几十年里,主导世界科技创新的是自由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分工。单独国家对一些领域的支持,也有赖于全球技术的整体进步、成果分享和人才流动。现在支持科技产业的钱的结构和性质都在变化,各国政府介入地更多了,这能否带来等量的成绩,还需历经数年才能看到结果。
美国投资者撤退,但更多海外资本投资中国
经历 2021 年的小高峰后,2022 年中国创投市场整体交易数和金额减少,但科技投资事件占比提升明显。2017 年到 2021 年,这一比例一直没超过 10%,2022 年上半年是 14.9%。
全球前沿科技以往的投资主力是美国风投和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学徒。美国资金不仅流向本土科技公司,也深度参与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美国投资者 2022 年参与的交易的融资额下降幅度大于大盘,但留下来的钱也更集中地涌向硬科技。在 2018 年的投资高峰中,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半导体等科技投资不到美国投资者参与的交易总数的 1/4,2022 年上半年的占比则超过 65%。
对于投资者来说,科技仍是相对好的选择。消费互联网已过于成熟,科技才是中国最新的活力和变量所在。
美国之外,其它外国投资人正在更多投资中国。据 PitchBook 数据,2022 年上半年外国投资者参与的私募股权交易占中国市场总数的 16.3%,只比前一年的 18% 略降,来自欧洲、中东等地的投资者部分填补了美国投资者离场的空缺。
过去 20 年,中国庞大的市场、勤奋的创业者和工程师与来自美国硅谷和华尔街的风投、金融机制合力创造了互联网奇迹,每一方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不止美国投资者,更多地方的钱想来中国寻找相似的机会。
A 股成全球最大 IPO 市场,破发增多是回归常态的表现
2022 年有 444 家公司登陆美股市场,共融资 220 多亿美元,2021 年则有 1748 家公司上市,融资近 3200 亿美元。英国和香港市场的融资规模也同比骤降超 90% 和 60%。
A 股的 IPO 数据相对好看,共有 422 家公司上市,比 2021 年少了近 100 家,但总融资额超 5800 亿元人民币,比 2021 年多了 420 多亿元,这也使 A 股成为 2022 年全球融资最多的市场。
同期,A 股经历了凶猛的破发潮。422 起 IPO 中,109 家公司上市首日破发。科创板尤甚,121 家新上市公司中 44 家破发,上市首日平均上涨 21.25%——科创板 2019 年夏天开盘以来这一数字一直高于 100 %。
美股 2022 年 IPO 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联储结束了疫情期间的特殊货币政策。
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美联储迅速降息到 0%,并重启量化宽松计划,向市场投放了近 5 万亿美元(约 35 万亿元人民币)。钱多水大,美股进入了科技泡沫以来上涨最快的时期。以科技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从 2020 年初的 6000 点攀升至 2021 年 11 月 16000 多点的最高点,上涨近 140%,涨幅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 3 到 4 倍。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总市值上涨了 11 万亿美元,涨出了 5.5 个苹果公司。
狂欢在 2021 年底结束,此后美联储加速从市场收回美元,将利率提高到 4% 以上。纳斯达克指数现已较 2021 年底的高点下跌近三分之一。
放水期涨得最高的科技成长型股票,在收缩期也跌得最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编制的未盈利上市科技公司指数较高点下滑 80%,降幅是纳斯达克大盘的两倍多。
A 股之前甚少破发是因为特殊的上市定价制度。2019 年后 A 股在科创板试水注册制,理论上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上市,监管部门不再指导个股,定价也更遵循市场原则。
2022 年的破发潮是回归常态,稳赚不赔的打新在成熟市场不可持续。当定价和申购过程变得更市场化,乐观与悲观都更直接地转化为股价波动。
压力接下来会传导到一级市场的科技公司。那些能融到钱的公司,未来几年还得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怎么退出。
互联网巨头整体收缩,但科技投资占比提高
国内互联网大公司多年来不断渴求增长。腾讯、阿里每年都要从市场拿走几十亿到几百亿元人民币现金,美团 2021 年 4 月通过定增和出售可转债筹资近 100 亿美元。这些钱被用到开拓新业务和对外投资中。钱的流动增加了公司资产,也支持了一批新公司。
2022 年互联网大公司的主题变成降本增效,对外投资额减少。腾讯、阿里、字节、京东、美团、百度、小米七家公司 2021 年参与的投资的总融资额是 4700 多亿元,2022 年为 1000 亿元。腾讯 2022 年参与的投资项目的总融资额为 496 亿元,比 2021 年少了 80%。
七家公司整体的硬科技投资比重提升,2021 年是 128 起,占总投资的 21%,2022 年是 103 起,占比提升至 42%。
美国互联网大公司中,苹果、微软、Google、亚马逊、Meta 五家公司 2022 年参与的交易的总融资额超过 7200 亿元人民币,是前一年的 2.5 倍。硬科技投资比例整体持平,2021 年是 39%,2022 年为 37%。
这些公司参投的科技公司中,融到最多钱的是 VR(虚拟现实) 在线教育平台 WorldVUZE,Velocity Fund、苹果和 Meta 向它一次性投资了 80 亿美元。亚马逊投资了 3 家机器人公司;Google 投资了 15 家生物科技公司。
在给自己花钱的部分,美国互联网巨头仍在大力投入服务器和技术基础设施,开支进一步上升。在微软 2022 财年四季度(2022 年二季度)的财报会中,微软称当季增长的约 14 亿美元资本支出大部分用于建数据中心,Google 在 2022 年 4 月宣布投入约 95 亿美元用于更新数据中心,Meta 也将扩大原有数据中心建设计划。
数据中心开支的大头流向数据中心芯片。英伟达来自数据中心芯片的收入 2022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71%,AMD 2022 年二季度的这一业务增长了约 83%,与手机、个人电脑等消费电子芯片的需求下滑形成对比。
数据中心大芯片的创业潮也在继续,2021 年是 GPU ,2022 年是 CPU。《晚点 LatePost》曾报道,2021 年下半年到 2022 年上半年,国内涌现了十几家 CPU 新公司,其中部分成立不久的公司估值已达 2-3 亿美元。
全世界政府都开始补贴关键科技领域
各国政府都有产业扶持、补贴政策,2022 年尤其多。
美国与欧洲相继出台芯片补贴法案。美国计划在 5 年内补贴 2800 亿美元(约 1.95 万亿元人民币),欧盟拟在 2030 年前投资超 430 亿欧元(约 3125 亿元人民币)。
美国的补贴重点倾斜向制造。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 25% 的减税。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主要晶圆制造厂商 2022 年已在美国投建新的晶圆工厂。
在电动车领域,美国 2022 年 8 月推出《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计划提供 3690 亿美元的补贴支持电动车、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
美国希望吸引汽车制造回到美国。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美国将自 2023 年起向在美国销售的电动车提供最高每辆 7500 美元(约 5.43 万元人民币)的补贴,其中 3750 美元发放给动力电池公司。获得补贴的汽车需在北美组装,获得补贴的电池用到的锂、镍、钴等材料需在美国本土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采购或加工,且一半以上的零部件需在美国本土制造。
该法案也加大了对新能源的补贴。过去储能电站必须和光伏电站一起建设,整个项目才能获得补贴;新规下,单独建设储能电站也可获得补贴;过去美国政府会补贴使用光伏发电的个人或公司,并不限制这些光伏设施在哪儿生产,新规则开始奖励制造光伏设备的公司,它们必须是美国公司或在美国有工厂。
美国也加大了对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支持,美国能源部与核安全管理局的核聚变项目 2023 年将获得总计 14 亿美元资金,是 30 多年来最多的一次。
美国、欧洲正以财政、行政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巨额资金支持特定产业,一改 1980 年代起的经济自由市场、政府去监管趋势。
中国从 2003 年开始补贴风电,2009 年开始补贴光伏发电,2010 年开始补贴电动车。现在中国生产了全球近一半的风电整机,超过四分之三的光伏组件,一半以上的光伏逆变器,超 60% 的电动车、70% 的动力电池和更多的电池材料。
2014 年以来,政府牵头、撬动民间资本,中国已累计向半导体行业投资 1700 多亿元人民币。
中国对新能源的政策 2022 年又有更新。中国政府要求光伏电站必须建配套储能才能接入电网,引发了发电侧储能电站建设潮。新发布的《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按销量和技术开发进度补贴氢能车企和氢能技术公司,让制氢和卖氢能车更有利可图。
重要科技领域投资逆势上升
半导体设备、材料,储能、氢能等领域的投资事件数逆势上升。不少过去看消费、TMT 的投资人转战硬科技。多位服务投资机构的猎头告诉《晚点 LatePost》,自 2021 年下半年,更多机构尤其是美元基金大力招募科技投资人,来源包括更早、更多投资半导体、先进制造上游环节的人民币基金投资人、大型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和各专业领域博士。
现在重要的科技投资逻辑是跟紧政策。我们采访的一位氢能领域投资人,能当场背诵《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在募资端,以往典型的美元基金,红杉中国、高瓴、IDG 近两年都新募集了投资新能源、双碳的基金,总募资额近 240 亿元。红杉中国还在 2022 年 11 月和彭博、博枫资产等一同成立 “零碳联盟”,计划一起投资新能源,第一个重点是氢能。
2022 年 6 月,美国也新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性投资机构美国前沿基金(America’s Frontier Fund),背后的支持者有 Google 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和 PayPal 联合创始人、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蒂尔。美国前沿基金称自己是第一家为美国国家利益投资深科技(deep-technology)的机构。
一些人认为自由市场竞争最能催生创新;也有人认为,自由市场会导致创新盲点。美国风险投资机构 2021 年向软件领域投资了 1240 亿美元,对硬件的投资只有 90 亿美元。美国前沿基金 CEO 以此告诉美国政府,自由市场会忽视关键科技领域。
从科技产业发展历史看,某项新技术能否成功商用,根本性的因素仍是需求。
政策支持和补贴若在对的时间顺应对的需求,可加速和放大趋势。中国过去十几年对智能电动车产业的补贴,有浪费和泡沫,但最终成就产业发展。这个例子中,需求来自技术换代,汽车业到了从燃油车走向智能电动车的变革期。
从投整车到投空气悬架,从投电池到投电池上的铝塑膜
乘用车是一个需要大规模生产、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才可能有稳定利润的生意。电动车是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市场第一次给新入行者机会。2022 年,中国电动车市场最激烈的竞争和最快的增长已经不再是 30-40 万元一辆的大型 SUV,而是 20 万元价位车型,对生产和规模的要求更进一步。
如今活跃的中国电动车企,大多成立于 2014 年或更早,在 2018 年前后推出第一批产品。大型动力电池公司也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成立、发展。
更多投资者开始到汽车产业链上游找机会。2022 年,中国电动车企拿到 46 笔融资,2021 年是 57 起。
整车和电池制造,这两个价值最大的产业链环节仍占据最大额的交易:广汽埃安 10 月融资 183 亿元,投后估值超 1000 亿元,已是 1.6 个小鹏。哪吒、岚图 2022 年的累计融资也分别达 50 亿元和 45 亿元。宁德时代在 6 月完成 450 亿元定增,欣旺达动力电池公司 2022 年融资 80 亿元。
新变化是,以往不被投资者关注的上游环节也在获得融资。2022 年,线控底盘领域发生 21 起融资,2021 年是 3 起,2020 年是 0。投资者中,除小米、宁德时代等有产业协同的公司,也有红杉中国、顺为资本等财务机构。甚至底盘上的零部件空气悬架也有人投,如源码资本、深创投 2022 年投资了为理想供应悬架的孔辉科技。
资金也在流向动力电池的上游细分环节。在二级市场,动力电池隔膜生产商恩捷股份 2022 年市值一度达到 2300 多亿元,下半年回落至 1200 亿元,但仍多于小鹏等车企,是国轩高科、欣旺达和中创新航等电池厂商的 3-4 倍。动力电池设备供应商无锡先导现在的市值接近 700 亿元。电池制造有 20 多个环节,无锡先导是卷绕、涂布和模切设备的龙头企业。
一级市场电动车产业链投资中,电池材料 2022 年的投资事件占比上升最多。除正负极、膈膜、铜箔等电池中的主要材料,投资人也已开始投动力电池外壳上的铝塑膜了。
不管是出于行业规律还是被市场之外的因素左右,主要硬科技领域都发生了投资逻辑大转折:追超级独角兽的方法行不通了,必须靠更多、更全的投资组合获得整体收益。
互联网、消费投资大行其道时,行业规则是:“一个成功基金从最好的项目中获得的回报等于甚至超过其他所有项目回报的总和。” 明星项目和明星投资人辈出。
这种逻辑在投整车和高端芯片设计时依然有效。整车企业天花板很高,高端芯片设计还有技术密集、轻资产、溢价高、集中度高的优点,如 CPU、GPU 行业一直是寡头市场。
但到了产业链上游,光刻胶、电子特气、铝塑膜、空气悬架、线控底盘……它们的市场相对小得多。空气悬架只占整车成本的 3-5%,铝塑膜只占 1%。在半导体领域,中国政府现在更倾向支持成熟制程,这一方向有技术壁垒相对低,未来容易陷入价格战、毛利低的隐患。
“我们不能一直以为世界动不动就会出个一万亿的公司,有的企业一百亿美金就非常牛了。” 一位更早专注硬科技的投资人告诉我们。
务实的方向可以融到钱,科幻级的方向也是
务实的方向在获得钱,仿佛科幻故事的方向也是。
中国的两家可控核聚变初创企业能量奇点和星环聚能都在 2022 年上半年获得第一笔融资。投资方包括米哈游、蔚来资本、红杉中国、顺为、昆仑、中科创新等。
可控核聚变一旦实现,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危机,它能提供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但它多年来都没有走完从原理发现到原型制造的阶段,即真正实现输出的电能大于引发核聚变所需的电能,更别提商业化探索。
投资拐点仍在 2021 年到来。富豪、大机构和公司等商业力量取代政府,成为核聚变最大支持者。美国公司 Helion 和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2021 年下半年获得 5 亿美元和 18 亿美元融资,出资者有 YC 前 CEO 山姆·阿尔特曼、彼得·蒂尔、比尔·盖茨、乔治·索罗斯和 Google 等。
TAE 2022 年获得 2.5 亿美元融资,这是 Google 一年内第二次投资核聚变公司。据 FIA(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核聚变工业协会)的调查,2021 年下半年到 2022 年上半年,核聚变获得的新增商业投资达 28.3 亿美元,比过去多年的累计融资总和还多 140%。
另一个常出现在科幻故事里的方向量子计算,在全球已有转冷趋势,在中国依然火热。
中国创业公司本源量子 2022 年 7 月完成近 10 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创全球量子计算单笔融资纪录。2022 年单轮融资过亿的中国量子计算公司还有 4 家,其中图灵量子成立不到一年融资 3 次,累计融资超 5 亿元。在企名片数据库中以 “量子计算” 为标签检索中国市场历年获得第一轮融资的公司数,2014 年以来,这个数值一直没超过 3,2022 年跳涨至 8。
而全球范围,四家上市量子计算公司 2022 年的股价都大幅下挫,平均跌幅近 90%,是同期纳斯达克整体跌幅的近 2.5 倍。一级市场的总融资额也在 2022 年第二季度骤降。
一个被畅想已久的颠覆式技术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融资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技术确有进展。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一批公司正用高温超导材料替代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中以往使用的低温超导材料。新材料可在托卡马克大小相当时制造更强的磁场,这意味着更低的建设成本和更高的发电效率。2021 年 CFS 在这一方向的进展激发了投资热情。
二是磨人耐心的时刻尚未出现,新机会还没有被证伪。在那些屡试屡败的领域,只要冷却期够久,再加一个新的技术火花,人们会相信 “这次不一样”。
无人驾驶和 AR 眼镜已经历过这种波动。量子计算则可能正处于期待到质疑的转折中,当意识到变化不会如此快到来,人们从兴奋转向观望。
“我们总是高估 2 年的变化,低估 5 年的变化。” 大部分科技投资人听过这个道理,但不妨碍更多钱涌向创新的两端,要么是马上就能见钱的终点前的 100 米,要么是无需考虑赚钱的梦想开端。
投资人不再相信无人驾驶
经历一场长达十年的期待、冒险和巨额投入后,2022 年一系列事件显示,大公司、投资方、进而大多数创业者都不再相信可以通过几年倾力投入实现无人驾驶。
以无人化程度划分,自动驾驶可分为 L0-L5 6 个等级,其中 L2 是辅助驾驶,可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司机要随时接管车辆;L3 及以上是自动驾驶,其中 L4 阶段,车辆可在绝大部分情形下自己行驶,司机仅需在极端情况下接管。
渐进式路线的代表是特斯拉,它在量产车上前装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不断积累数据、迭代算法,希望最终实现无人驾驶;颠覆现有驾驶的 Waymo 路线,则以小规模路测切入,希望直接实现无人驾驶。
过去十多年里,更早吸引资源和关注的是颠覆式创新。Google 在 2011 年公布 Waymo 项目。苹果、百度和一批创业公司跟进。2016 年前后是这一路线的创业、融资高峰。Waymo 市值在 2018 年达到近 2000 亿美元的峰值。
转折发生在 2019-2020 年。Waymo 迟迟无法扩大无人车的路测和运营规模,且这个方法非常花钱:改车、装传感器、雇安全员、建设数据中心存储计算数据都是投入,几乎没有任何收入。
2020 年大卖的特斯拉则在同年推出 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测试版,还收费,一边收钱,一边收集数据、迭代技术。更多车企随后跟进,为高级辅助驾驶买单,要么自研,要么找供应商合作。
到 2022 年,Waymo 估值已滑落至 300 亿美元;苹果也妥协了,鼓捣造车 6 年后,苹果 2022 年放弃了直接造没有方向盘的划时代产品,转而做更普通的车,先支持高速路上的自动驾驶,新车上市计划被推迟到 2026 年。
对这两家巨头,花钱事小,更痛的是机会成本。尤其是希望造车的苹果,它多次推迟发车时间表,已错过了进入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最佳时机。
创业公司日子更难。已上市的自动驾驶公司 2022 年股价平均降幅超 80%,自动驾驶公司 Aurora 跌去 83%,无人卡车公司图森未来、Embark 跌幅均超 95%。
曾拿到大众、福特两家头部车企超 36 亿美元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 Argo.AI 2022 年 11 月宣告破产,大众称未来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量产自动驾驶。中国的相似公司,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 2022 年融资节奏放缓。
做辅助驾驶的公司 2022 年获得了更多资源。大众在 10 月以 10 亿欧元投资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同时以 14 亿欧元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为大众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开发辅助驾驶系统。这是大众进入中国 40 年来最大一笔投资。
不过辅助驾驶中的 L2+(高级辅助驾驶)方向仍有不确定性。据中信证券,2022 年 10 月,L2+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不到 5%。
一些 L2+ 核心系统、传感器供应商对《晚点 LatePost》表达的最大担忧是,满怀期待的车企接下来可能发现,L2+ 还不够好,好到能真的帮助卖车。一些车企可能减少投入,也有车企仍会采购,但更多是为了销售噱头。供应商产品的性能不再是最重要的,价格才是。这不会是个令人愉快的市场。
13 年新能源补贴结束,全球超 6 成电动车由中国制造
中国财政部的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 始于 2010 年终于 2022 年。明年 1 月 1 日起,消费者购买电动车后,车企将不再获得现金补贴,但车主仍享受免征汽车购置税(为车价 10%)的政策。
补贴持续的 13 年间,中国财政部共发放近 2000 亿元资金。补贴与车企销量挂钩,2016-2021 年,获得补贴最多的是比亚迪,近 70 亿元,第二是特斯拉,超 34 亿元。
动力电池公司则以白名单形式受到扶持。2015 年,工信部要求车企只有在使用工信部认定的电池公司产品时才能获得补贴。此后 3 年里,有 57 家电池公司进入白名单,但当时份额领先的 LG 和三星等日韩公司被排除在外。中国市场成为本土电池公司的 “温室”。
到动力电池白名单于 2019 年 6 月失效时,中国装机量排名前 10 的电池公司已全部是中国公司。
中国的补贴政策也希望引导行业发展方向。2015 年以后,补贴向高续航车型倾斜,纯电车获得补贴的门槛从最低续航 80 km 提升至 100 km,2019 年和 2020 年又上升至 250 km 和 300 km。更早转向长续航三元锂电池的宁德时代是这一导向的最大受益者。2016 年,宁德时代超过比亚迪登顶中国装机量第一并保持至今。
经历 13 年补贴,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中国 2021 年生产了全球 53% 的电动车,70% 的锂电池,80% 的电池正极材料和 90% 的电池负极材料。2022 年前 10 个月,中国电动车产量的全球占比上升到 62%。2022 年全球卖出最多电动车的比亚迪,和全球装机最多电池的宁德时代都是中国公司。
扶持政策最有成果的部分是 “不直接花钱” 的部分,即进入白名单的宁德时代等中国动力电池公司。
那些在行业早期为教育中国市场做出主要贡献,让电动车尤其是纯电车成为私家车选项的车企——特斯拉、蔚小理并不主要依靠补贴崛起。
中国电动车产业链依然有一些薄弱环节。2021 年中国本土制造了全球 20 % 的汽车芯片,但其中只有不到 5% 由中国公司生产。
电动车的产品性能和综合用车成本现在已趋近燃油车。2022 年前 10 个月,中国电动车新车渗透率已超 25%,每卖出的 4 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车。
是时候让补贴退场了。电动车已从小众市场进入大众市场,它将更多受到宏观经济、整体消费意愿的影响,在渗透率已如此高的情况下,明年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增速大概率会放缓。
全球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竞争不止发生在公司之间。现在接棒加大扶持汽车的是美国和欧洲。德国 2022 年把单车补贴上调了 50%,想拿补贴的车企必须获得德国政府批准;美国出台了近 3700 亿美元的补贴计划,要求是汽车得在北美生产,还要使用北美产的电池。
AI 平台创业潮消退,生成人工智能激发新机会
据 PitchBook 数据,2022 年前三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降到 604 亿美元,同比减少 32%,比整体下滑趋势多了十多个百分点。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额比前一年减少了 29%,融资事件减少 26%。
供应链管理、对话人工智能等旨在提高效率、节省人力的 AI 公司融资还在增长,而人工智能平台公司融资下降超 80%。这一领域的明星公司是旷视、商汤,他们过去把握了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的技术。但图像识别如今最大的应用是安防,海康、大华、宇视等行业巨头获取了更多商业利益。商汤 2022 年市值下跌超 60%,旷视仍卡在上市流程中。
与创业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公司仍在加注人工智能。Google 和微软等巨头的持续投入,带来了激发新机会的技术进展:“大模型” 和基于大模型的各种 “生成人工智能” 工具。
DALL-E2、Stable Diffusion 等工具可根据文本生成图片。年底大火的 ChatGPT 可像人一样回答提问,甚至自己写代码。AI 展现出用于广告创意、代码撰写等场景的巨大潜力。红杉资本发文称它们可以 “创造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2022 年 8 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在不知 AI 参与的情况下,把数字技术创作艺术奖冠军给了 AI 工具 Midjourney 生成的画作 “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
Google 以及微软 2021 年投资了 10 亿美元的 OpenAI 是这些新工具的技术基础——大模型的主要贡献者。
大模型可从大量数据中提炼规律和特征,吸收新数据后,这些规律(参数)会自行 “创作” 出结果,比如像人一样回答问题,或生成一幅画和一段视频。有千亿甚至万亿个参数的大模型,只需稍微调整就可完成翻译、对话、阅读理解、续写内容、补充代码等数十种任务。
OpenAI 推出的 ChatGPT 使用的大模型 GPT-3 系列,训练时吞掉了互联网上绝大多数英文文本,从各种网页、新闻、食谱、图书到程序代码,整个英文维基百科只占它训练数据的 0.6%。2022 年初 Google 推出的超级语言模型 Switch Transformer,进一步将参数量从 GPT-3 的 1750 亿个拉升至 1.6 万亿个。
随着算法优化和算力更便宜,训练一个大模型的成本正在下降,从动辄上千万美元降低到百万美元甚至更低。更多创业公司有了训练大模型、开发产品的能力。
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创业机会,2022 年与生成人工智能相关的融资超过 20 亿美元,大多集中在第四季度,相当于这个领域此前 5 年的总和。
生成人工智能创造高质量图片或文本时有随机性,不是每次都有好结果。它想要独立产生商业价值必须可靠且稳定,现在还没有明显迹象证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较快跨越这一鸿沟,更务实的方向是给人打下手。
即使如此,Google 也开始严肃考量新技术会否挑战自己的商业基石。据报道,ChatGPT 发布后,Google 管理层宣布了 “红色警戒”(Red Code),评估对话机器人对搜索引擎的挑战。使用 ChatGPT 时,发问者可以直接得到一段有逻辑的回答,使用搜索引擎得到的是一排网页链接。
边缘突破是科技史上一再上演的故事,Google 等巨头也曾是破坏式的创新者。人们期待新一次技术变革已经很久了,这不会年年发生,但进度条每年都在前进,直到临界点到来。
题图来源:“Inside The Lunar Cosmodrome”,a painting by Andrei Sokolov (1973)。
2023-03-22
ippa010054水印编号(ippa010054女主角是谁)
2023-03-23
2023-03-22
2023-03-22
西子TMC至尊全智太阳能测控仪操作说明书 太阳能tmc西子至尊全天候测控仪
2023-03-25
2023-03-26
2023-03-22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