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33家上市公司发行超短融 少则5亿元多则上百亿

2022-09-10 13:42:14

年内133家上市公司发行超短融 少则5亿元多则上百亿

(原标题:热度不断!年内133家上市公司发行超短融 少则五亿元多则逾百亿元)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李雯珊

上市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超短融”)的热度正在不断增加。截至9月9日,Wind资讯数据统计,年内共有133家上市公司发行超短融,涉及电力、港口,高速路桥、物流、通讯、电子、房地产等企业。

多家上市公司在发行超短融的公告中均表示,超短融的注册和发行程序简化,期限灵活,公司可根据自身流动资金需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可按实际资金需求注册发行额度,财务成本相对低廉,每期超短融发行和兑付时间可以顺利衔接,实现资金使用的无缝对接。

电力企业位居发行超短融公司数量首位

公开资料显示,一般发行超短融的企业信用资质较高,在公开市场有持续债务融资行为,信息披露充分,投资者认可度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注册成功后两年有效,在此期间可分批次发行注册规模以内的金额,发行期限在270天以内。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发行超短融的133家上市公司,以电力行业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12家,其次是铁路公路、房地产、环境治理、物流、港口等行业。同时,上市公司发行超短融的金额少则五亿元,多则逾百亿元,发行利率一般在年化3%左右,有的企业甚至能到年化1.5%甚至更低。

上述12家电力行业的上市公司年内合计已发行超短融规模约为930亿元。中国广核、广州发展、华银国际在年内分别已发行5期共56亿元,3期共30亿元,1期共5亿元的超短融。

而中兴通讯年内已发行共32期累计335亿元的超短融,发行期数及发行量均达上市25年以来新高,已远高于2020年及2021年的两年合计总量;同时,从发行期限来看,2022年发行的超短融期限比2020年及2021年都更短,每期期限一般在37天至91天的区间内。

“一般来说,超短融对企业资质,资信,财务数据等要求相对会高一些,与传统的间接融资银行贷款相比,融资利率更贴近市场利率。长远看,这是国内资本市场深化的表现,预期也会有越多企业利用超短融、发债等手段去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大新银行(中国)总行资金部衍生品总经理黄伟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日常资金周转

从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来看,因超短融的属性,发行所获得的资金更多用于资金配对与日常性资金周转,并不会投入到具体项目中。

中国广核在发行超短融的相关公告中表示,超短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到期债券或者用于子公司偿还借款。国星光电对外表示,发行超短融的资金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补充流动性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及符合用途的其它用途。华能国际则表示,发行超短融的募集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周转包括但不限于采购煤炭等,以保证当季保民生、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做好群众生活等相关保障。

广东山谷家族办公室FOF投研经理潘政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发行超短融的动机还是需要结合其基本面的情况,不太好一概而论。从财务上调整融资结构一般是新发行利息较低债务置换高息债务,或为了布局公司战略或重点业务发展,这类型做法值得肯定。但发行超短融的动机如果是为了置换长期贷款,则背后可能有资金错配的流动性风险,需要警惕。”

当前,受市场综合环境的影响,定增市场不如从前火热。潘政宏表示,定增市场主要是股本融资,超短融主要是债务融资。从企业的融资成本上来说,债务融资具备税盾的作用,成本更低。但从企业还本付息的角度来说,股本融资更优。在企业融资需求不变或者更高的背景下,定增市场较为冷清将会使得超短融的热度得到一定的提振。

“今年受地缘政治因素和叠加美国开启大幅加息对抗通胀影响,全球及国内股票市场均面临一定幅度的回撤,定增一般都是折价发行,对于企业而言融资的金额会大幅减少,还面临股权稀释的风险,所以上市公司会比较慎重。今年国内同样面临资产荒,部分资金在银行间流转而没有真正传递到实体经济中,导致银行间利率持续走低,部分企业利用超短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黄伟鸿认为。

(编辑 才山丹)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