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我们从玻璃渣里给你挑了些糖

2022-12-26 07:25:46

回顾2022,我们从玻璃渣里给你挑了些糖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组

策划|木子童

作者|渣渣郡、木子童、黄瓜汽水

题图|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旗下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我们活在世界的尽头,被新闻头条和闹钟震惊,燃烧着我们仅存的丁点爱意。”

诗人赛义德·琼斯在自己的新诗集《Aliv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 生活在世界末日》里,这样描述2022年的状态。

他的悲观并不是知识分子的自说自话。

2022年,疫情延续。有人因为惧怕感染而足不出户,患上了陌生环境恐惧症;也有人因为物资紧张而倍感焦虑。除此之外,全球16亿学生被疫情影响,在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有所退化。

此外,俄乌冲突这样的风云突变、互联网仇恨言论的愈演愈烈,都显示出了这个世界的裂痕;全球经济放缓、虚拟货币的暴跌,都让焦虑情绪传递到了每一个人。

这不是危言耸听,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2全球风险报告发现,全球61%的人担心世界的未来。

在更宏观的角度,带来焦虑的还有气候问题,除了新闻上那些看似遥远的自然灾害,异常气候带来的高温以及热射病,也让人感受到了气候危机不再是远方的未来,而是现实。

身处信息洪流之中,难免会被铺面而来的坏消息牵着鼻子走,正因此,在2022年中期“政治型EMO”会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词。

但回望过去的一年,这个看似“处在颓势的世界”仍有亮点,那就是一些非凡故事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新冠疫情三年,担心感染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最担忧的事情。

这种担忧很快变成了心理问题,医学期刊《柳叶刀》去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焦虑症和重度抑郁症的病例增加了26%和28%,其中疫情越严重的地方,患病比上升幅度也就越大。

专家总说,人们需要抚平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提出过很多复杂的理论,但我觉得,这些理论,都没有这个故事更有感染力。

今年4月,118岁的安德烈修女成为目前最年长的老人。

当人们期待安德烈修女提出一系列富有操作性的建议时,老人的答案极为简单,就是啥也别想,该吃吃该喝喝。

安德烈修女

这个听上去“放纵”的答案,几乎是每位长寿之人的秘诀,好似过了一定年纪,那些信誓旦旦的养生之道就再也管不着了,人类真正获得了返璞归真的天性解放。

有趣的是,安德烈修女和此前人类寿命记录保持者119岁的田中加子、122岁的让娜·路易丝·卡尔芒最大的相似之处都是爱吃巧克力。

安德烈修女习惯每天喝杯小酒,配块巧克力;卡尔芒平均每天得吃150克巧克力;田中加子除了爱吃巧克力之外,高兴了还会痛饮两杯可乐。

直到人生的尽头,三位女士的生活依然萦绕着甜蜜。

其中哲理的启迪,就像病中的黄桃罐头的效力——有时候给理性放个假,让自己开心一下,就是最好的疗愈。

今年再没有比韦伯望远镜更高产的好消息制造机了,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并没有因为疫情造成的困扰,而放弃仰望星空和奔向远方的雄心。

去年年底发射升空后,经过半年多的调试,韦伯望远镜终于在今年7月向世人公布了它所拍摄的高清深空照片。

多年的老近视,突然配上了合适的眼镜,原本哈勃望远镜中模糊晦暗的星图,一下子变得清晰剔透。

今年通过韦伯,我们看见了木星的梦幻极光,原本灰扑扑的星球,如同一颗银丸在月光下流动。

还有30年来最清晰的海王星图像、最清晰的创生之柱、最清晰的N张深空照片。

看到它们,你会为从前对哈勃的满足感到深深的羞愧。

每一次韦伯发布新成果,都是人类太空认知领域的一次开疆拓土。

看到照片后,70%美国人觉得,这100亿美元花得太值了,NASA真是高瞻远瞩。浑然忘了几年前,还是他们,只有50%支持韦伯计划,并且强烈谴责NASA在这个项目上花掉了太多税金。

感谢韦伯,它的成功让我们能在尘世里偶尔抬起头来。

2022年,平权问题依旧令人担忧:在伊朗,女性为了穿衣自由而走上街头;在阿富汗,女性刚刚被取消了上大学的资格……总之,一系列从弹窗里飞出来的相关坏消息,总会让人觉得人们正在离理想世界的彼岸越来越远。

但在悲观之外,还有很多跨时代的进步:在苏格兰,政府为解决“经期贫困”问题,宣布向女性提供免费月经用品。本届世界杯,也为性别平权做出了相应的努力。

来自法国的斯蒂芬妮·弗拉帕特,先是在墨西哥对阵波兰的小组赛中担任第四官员,成为世界杯的首位女裁判。而后又在哥斯达黎加对阵德国的小组赛中,率领3位女性裁判亮哨,成为第一位在世界杯比赛中担任主裁判的女性,多年以来的职业经历,让她在赛前就赢得了两队教练员的信任与尊重。

本届世纪杯亮相的6位女裁判,从左到右分别是:

斯蒂芬妮·弗拉帕尔(法国)、山下良美(日本)、萨利玛·穆坎桑加(卢旺达)、内乌扎·贝克(巴西)、凯瑟琳·内斯比特(美国)、卡伦·梅迪纳(墨西哥)

“我100%信任她”,德国队主教练汉斯·弗利克 (Hansi Flick) 在谈到裁判团队的任命时说:“我认为她配得上这里,她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哥斯达黎加主教练路易斯·费尔南多·苏亚雷斯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我非常钦佩女性所征服的一切,这是向前迈出的又一步,尤其是在这项非常有男子气概的运动中。”

女性裁判为了在世界杯中打破性别障碍,用了整整92年。但出现在镜头之中的女裁判,只是平权趋势的冰山一角:

据英足总统计,2016年到2020年,各级联赛女裁判的数量增长了72%,达到2146人。与此同时,国际篮联也报告了女裁判数量的高速增长。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除了威尔·史密斯震古烁今的那一巴掌之外,最令人感动的一定是《低俗小说》三人组的重聚。

塞缪尔·杰克逊站在颁奖台中间,随着那首熟悉的You can never tell响起,乌玛·瑟曼与约翰·屈伏塔再次扭动起电影里的那段舞蹈。距离1994年他们出现在银幕上,如今已经过去了28年,这段舞蹈后来也被周星驰在《百变星君》以及贾樟柯在《任逍遥》里反复致敬。

在《低俗小说》中还有一位重要的角色拳击手,由布鲁斯·威利斯扮演。唏嘘的是,今年已经67岁的布鲁斯·威利斯,今年正式向外界宣布患上了失语症,并且结束演艺生涯。大家这才知道,为什么他近些年接了那么多烂片。物是人非,曾经叱咤风云的好莱坞演员们也都走入暮年。

当我们感慨奥斯卡越来越正确、越来越无聊的时候,有人选择在舞台上大打出手,也有人时隔28年再次和曾经的荧幕同伴相拥跳舞。

电影的黄金时代或许确实离去了,我们有生之年恐怕很难再见证90年代神仙打架的大场面。

但在荒诞之外,这一幕也算是给本届奥斯卡留下了一点温情——只要还有电影,就还有继续生活的动力。

火人节的回归,点燃了世界复轨的一把火炬。

相比于基本生活,非必要性娱乐的返场更能让人感到昔日的正常生活正在归来。

今年9月火人节终于再次绽放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黑石沙漠,憋了疫情三年,这次的装置艺术格外动人心弦,好像要把这些年错过的所有一次补全。

有高耸入云的巨型雕塑,在热风中俯视众生,疯狂麦克斯般的装甲喷火车,也有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的环保主题互动装置。

各位建筑师稳定发挥,带来轻盈别致的大型建筑物。

各种怪诞离奇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今敏式的幻梦。

这一届的主题正是“清明梦”,象征着大隔离中人们对生活的重新思考,也用梦幻疗愈伤口。

沙漠里的环境不好,风暴和高温是家常便饭,今年天气尤其糟糕,沙尘暴大到差点儿中断火人点火仪式,但恶劣环境一点儿也没扑灭参加者的热情。

近10万人拖家带口开着房车前来,换上奇装异服,组成这个为期16天的限时聚落。

当艺术节尾声,火人再一次被点燃,轰然化作火球的时候,颇有几分新年除祟的喜庆。

那些非必要、不紧急的美好,正在重新变得必要。

在卡塔尔世界杯开始之前,人们都觉得这是属于35岁梅西和37岁C罗的巅峰之战。他们都赢得了联赛冠军、欧冠冠军、金球奖、足球先生……等无数荣誉。

比赛开始之后,C罗试图保持激进、年轻的踢法,但却无法保持之前的发挥,根据Whoscore的数据,葡萄牙队长5场比赛平均球员得分6.28,低于上届世界杯的7.73分。最终,在以1比0输给摩洛哥后,C罗独自含泪离开了赛场。

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中C罗的评分表现,左侧是球员在各队内评分排名

表格从左到右的缩写分别是:身高、体重、上场(括号为替补上场)、比赛时长、得分、助攻、黄牌、红牌、场均射门、传球成功率、争顶成功、最佳球员

而他的对手梅西,则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他不跑动,很少回撤,保持有限的体力,在关键时刻为球队创造机会。

这与梅西职业生涯初期的表现极为不同,在年轻时,他擅长利用速度和花哨的过人赢得关注,而现在,他更喜欢通过谋略来赢得尊重——他利用身体停摆来欺骗门将,射进关键点球;用跨步欺骗克罗地亚队后防线,晋级决赛。在比赛中,他像一个沉稳的老人,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阿根廷第三次捧起大力神杯。

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中梅西的评分表现,左侧是球员在各队内评分排名

表格从左到右的缩写分别是:身高、体重、上场(括号为替补上场)、比赛时长、得分、助攻、黄牌、红牌、场均射门、传球成功率、争顶成功、最佳球员

《大西洋月刊》的专栏作家Franklin Foer认为,梅西的技巧展现了在一个崇尚年轻的世界里,沉稳经验的伟大。他用文学中的晚期风格概念,概括梅西的胜利。

对于很多人来说,梅西夺冠的故事是一个得偿所愿的童话,是英雄梦想照进现实,这种浪漫正是吸引到所有人关注比赛的原因。

在决赛之夜,人们在贺炜的解说中泪流满面。这种力量在2022年本就弥足珍贵,它向我们展示了:

纵使世界看起来正在变得支离破碎,但人类仍然有悲喜相通的能力。

2022年的很多消息似乎都在证明着世界支离破碎,人类日益消沉。这种氛围,总给人一种“黄金时代”渐行渐远“黑暗时代”缓步上前的感受。

但如果从感受中抽离,从宏观数据去看感受变化,就会发现,我们不但对未来悲观,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过去的改进。

在过去5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营养不良率从34.5%降到了12.9%。

在1990年到2019年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 2.15 美元)比率也从37.81%下降到8.9%。

此外,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发生战争的次数也比过去50年要少,而即便发生战争,烈度与死亡人数也比过去的战争要少很多。

的确,纵使宏观数据一切向好,但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感受却是不同的。

不过,对未来的定论不该仅仅以自我感受为准绳,更应该以历史为参照。这些数据,至少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幼稚的道理:

我们正向更好的未来螺旋上升,纵使艰难,但它们依旧值得期待。

至少,这些昂扬的数据走势和乐观新闻,可以让我们多一个视角,暂时放下焦虑,重拾些许对未来的信心,用更有耐心的态度,去审视马上到来的2023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