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遥遥领先”少了吗?

2022-09-09 20:18:09

华为的“遥遥领先”少了吗?

导读:余承东在Mate40发布会上用了14个遥遥领先,在Mate50发布会上仅用1个,而在问界M5EV的发布环节却用了7个。 “遥遥领先”出现频率的增减不仅反映出华为手机业务受限后的艰难,甚至能看出华为终端业务在自救时重心的转变。

(观察者网讯 文/周昊 编辑/张广凯)9月6日,华为终端召开了每年一度的秋季新品发布会。

从2020年末的“胡杨”到2022年初的“破冰远航”再到本次发布会的“昆仑”,擅长于借物明志的华为,在这场两个半小时的发布会上用变奏版的《Dream It Possible》来开幕、收尾,这首创作于2015年的歌曲一直以来是华为终端业务的品牌主题曲。

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包揽了这场发布会的前一个小时和后一个小时,并先后分别发布了Mate50系列和AITO问界M5EV纯电动车这两款重量级产品。

图片来源:华为 下同

多年来,华为的粉丝已经习惯了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喊出“苏坡法斯特恰鸡(Super fast charge,指超级快充)”和“遥遥领先”等宣传词语,这种独特的口音和直白的讲述风格一直是华为终端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而余承东的绰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余大嘴”向“余诚实”转换,这种变化从侧面验证了华为手机所具有的强大竞争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Mate系列十周年”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时间点,受困的华为只能为用户带来不那么完美的Mate50,连常规的“遥遥领先”环节也开始由手机向汽车迁移。

据观察者网粗略统计,余承东在2020年的Mate40系列发布会上,仅“遥遥领先”一词就喊出了14次;而到Mate50时,该词仅在介绍影像的变焦功能时被提及一次。然而在AITO问界M5EV的发布环节,“遥遥领先”却先后在车辆的音响、车机、NVH等多个卖点中出现了七次!

有B站用户在观看发布会后留言评论称:“要是哪天华为的发布会,‘余诚实’没说‘遥遥领先’这四个字,那就完蛋了,证明华为创新陷入了瓶颈。”

从“14次”到“1次”再到“7次”,“遥遥领先”出现频率的增减不仅反映出华为手机业务受限后的艰难,甚至能看出华为终端业务在自救时重心的转变。

“王者”,但不完美

“时隔两年之后,华为Mate手机又回来了!”在经历过多轮的造势后,华为Mate系列时隔两年再度登场。

“这一次与之前不同,Mate50系列会大规模向市场铺货”,华为内部人士向观察者网确认。

过去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手机供应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自Mate40系列后的多款手机仅仅以少批量发布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

余承东此前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华为的Mate50会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回市场。

这一系列表态让外界对华为高端手机的回归充满了信心。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部分媒体甚至乐观的预测Mate50系列可以实现5G通信功能,但最终华为Mate50、Mate50 Pro、Mate50 RS三款高端机型均搭载由台积电代工的骁龙8+处理器,而华为Mate50E则使用了骁龙778G处理器,四款产品也都不支持5G。

不过华为也还是在通信方面为用户带来了新技术。

Mate50系列为北斗卫星消息提供移动终端硬件,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在荒漠、近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的极端环境下,随时通过畅连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发出求助,并且可将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

“向上捅破天”,这是余承东在发布会前对该技术的形容。

此外,Mate50系列在影像、抗跌落等技术点也针对用户的体验进行了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华为Mate系列发布会习惯于在苹果新品发布一周后举行,但今年Mate50的面世却破天荒的比苹果早了两天。

有熟悉华为Mate产品线的人士向观察者网透露,发布会之前华为内部无法确认苹果是否也会搭载卫星通信这一功能,因此将发布会日期定在了苹果之前,以争夺卫星通信技术的“首个”称号,这也是受限后华为终端为凸出自身产品卖点的折中之举。

虽然重回市场,5G通讯的缺失也让Mate50系列显得不那么“王者”,但发布会当天Mate50系列在华为官网的预约量已超245万。

有华为门店店员向观察者网表示,目前店内线下预定量已超过百部,但产品初期货源会严重不足,且无法保证在9月21日当天开售时顺利提货。

终端需要自救

标榜追求极致的华为没有等到5G芯片的解决就再度以高姿态回归手机市场,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冒险性的决定。

过去三年来,随着国内5G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5G手机已经被广大用户所接受。推出4G手机的华为不仅没法在运营商渠道享受到对应的售机补贴,在消费者层面也需要遭受公众的质疑。

尽管有相当数量的5G用户选择只使用4G网络,但在“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的消费思路指导下,缺失了5G的Mate50无疑对华为品牌有着一定的伤害。

“7000元档位的高端4G手机”,这样的评价并不好听。

可即便如此,华为终端依旧选择了放手一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8月初,华为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下滑至5%,同比近乎腰斩;其中终端业务收入为 1013亿元,同比下滑25%。

任正非先生也在8月22日向华为内部讲话,称“未来三年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不要再抱有幻想”、“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鼓励大家上战场抢粮食”。

重振一直处于收缩状态的终端业务,成为了余承东工作的重点,等待5G困境解决再上市,已不再成为了一个可选项。

事实上,过去两年华为也一直尝试通过华为智选的方式向市场投放5G手机,比如华为与诺基亚成立的鼎桥推出了华为Mate和P系列的智选版,比如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了麦芒的智选版,比如与中邮合作推出了Hi-nova智选版等……这些智选手机通过采用联发科芯片实现了5G功能。

但由于智选手机产品LOGO与原版不一致,且在宣传上不允许与华为绑定,因此更容易被消费者认为是“山寨机”,导致市场认可度偏低。

从线下门店的角度来考虑,手机的缺货也严重影响华为品牌的进店客流量,这对于IoT产品的推广并不利;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进行全品类IoT生态布局时,华为也需要新的走量手机来拉升门店人气,从而为IoT产品引流。

另外,让最新款的华为手机与问界汽车产生进一步的联动,这也是华为终端的整体考量之一,毕竟新能源车领域是余承东绝不会错过的新风口。

胜出的“余式造车”

如果在今年初让消费者在问界、极狐、阿维塔三个品牌中选出哪一个是“华为车”,很多人会大大纠结一番,但这个选择题在当下已无比明晰,问界成为了唯一的答案。

在华为高层只拥有一票的余承东是坚定的“造车派”,而与赛力斯的合作不仅解决了华为终端的造车难题,也让余承东有机会实现自己的造车理想。

对于已经带出了“圣无线、神终端”的余承东而言,“华为车”的落地与大卖不仅能够为整个华为终端业务带来强劲的业绩支撑,也能够在商业市场上进一步实现他的个人抱负。

上一个十年,接手华为终端的余承东顶着重重压力砍掉了运营商合作手机,专注于华为自有手机品牌的建设并实现了成功;而在这一个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余承东再次在内外部不看好的情况下顶着压力,促成了与赛力斯的合作,以“造了但没完全造”的合作模式为“华为汽车”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AITO问界M5EV的发布环节,余承东毫不吝啬的用7个“遥遥领先”形容了这款新发布的纯电SUV,数量远远超过了Mate50环节,这种底气不仅来自于问界品牌在市场上的成功,也预示着华为终端的重心开始由手机向汽车转变。

在市场上,问界M5仅用87天就实现了累计交付破万辆的成绩,创下了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破万最快记录;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问界系列总交付量达10045辆,再一次刷新了国内新能源品牌单月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

结合此前任正非先生对华为车BU的要求: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不见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在华为的Hi模式尚未向公司带来任何收益的当下,问界品牌快速实现走量,对于华为终端乃至于余承东本人的“造车路线”,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和鼓舞。

观察者网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目前华为终端每售出一辆问界汽车,便可获得10%的销售服务费,其中8%为车辆的宣发、销售成本,2%为华为终端的净利润。

如果以问界品牌27万的均价来计算,则每售出一辆汽车华为可获取5400元的单车净利润,这一数值甚至高于目前国内的新能源龙头比亚迪;若以每月1万部的销量来计算,华为终端每月可获得净利润5400万元。

在没有进行大规模投资兴建工厂的背景下,华为终端已经通过问界汽车的销售实现了与传统主机厂大致相等的净利润。

华为强大的销售能力也一举将原本的边缘玩家“赛力斯”拉进了最顶尖的新能源市场,也难怪赛力斯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8月初向观察者网强调,“传统的合资造车方式已经落后,与华为的跨界融合是小康未来坚持的方向,这是一个是否敢于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的问题,即便是BBA来跟小康谈合作造车,我都不干。”

观察者网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配合问界的发展,赛力斯在已有两江工厂(负责问界M5的生产)、凤凰工厂(负责问界M7的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动工建设第三座工厂。

目前新工厂被命名为“两江新区SE项目”,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项目主要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个大单体组成,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预计会在2023年三季度末建成,未来可实现年产能70万辆的规模。

另外,根据观察者网的了解,为了进一步促进问界汽车的销售,华为终端的部分销售网点甚至给出了“买问界送华为手机”的销售优惠,可选择的手机产品不仅有早先发布的P50系列,甚至还包括最新发布的Mate50系列,将车与手机的联动运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这一发展趋势来研判,即便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华为汽车业务归到“博世路线”,华为仍然需要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实力的产品来向外界宣告——这才是华为技术“遥遥领先”的产品体验。

用“造车路线”成就“博世路线”,这或许才是问界品牌对华为终端乃至于华为车BU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