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
近年来,选择归国发展的留学生比例逐渐攀高。日前有研究显示,在美国顶级大学,由于“中国行动计划”带来的寒蝉效应等,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选择放弃终身职位,回到中国。
《华尔街日报》称,这一现象表明美国对这个推动创新的群体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通过对比学术期刊上作者通讯地址的变化,倡导团体亚裔美国学者论坛(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发现,在2021年,有超过1400名在美国接受培训的华人科学家放弃了在美国学术单位或企业的工作,转而回到中国,该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22%。
该数据来自该团体于本月23日发布的报告《卷入交锋:华裔科学家的恐惧》,作者系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裔科学家。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此外,根据该报告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进行的全国性学术氛围调查,在给出答复的1304名教职员工中,约有61%感到需要离开美国的压力,尤其是青年教师和获得联邦拨款进行研究的学者们,45%打算避免申请联邦拨款,尤其是工程和计算科学系教师、资深教师,以及来自公共机构的教师。
结果还显示,尽管绝大多数调查对象(89%)仍愿意为美国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做出贡献,但42%的人对在美国开展研究感到恐惧,尤其是来自工程和计算科学系和生命科学系的教师,以及联邦拨款获得者和高级教师。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过去20年间,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并获得了作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多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选择归国。报道称,尽管从历史上看,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但从2020年开始,离开美国的人数急剧上升。
这一年,新冠疫情暴发,且特朗普时期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所提出的针对学者的刑事案件在此期间也有所增加。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美籍华人陈刚就曾被美国司法部污蔑为“中国间谍”,因此遭受了长达一年的调查,如今仍生活在因错误起诉带来的恐惧中。他日前袒露,自己“已受够联邦资助”,并退出了一项研究。亚裔美国学者论坛也因陈刚一案而成立。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司法部因该计划助长种族歧视、损害了美国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在今年2月终止了该计划。但报告指出,其实质性运作并没有被终止,所带来的寒蝉效应的影响也远未结束。到目前为止,“中国行动计划”已经公开调查了大约150名学界科学家,并对其中逾20人提出了刑事指控。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有华裔科学家仍然觉得存在针对他们的怀疑,而且担心只要中美关系继续紧张,这种怀疑就会持续下去。
据报道,过去一年已离开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和华裔科学家当中,有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的知名学者,包括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的首位华人得主——现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
亚利桑那大学去年夏天的一项调查发现,每10名华裔科学家中就有4名因担心受到美国政府的监控,而在最近考虑离开美国。
而在《华尔街日报》近日的采访中,也有近20名已经离开或正考虑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提到了对政府迫害的焦虑,以及疫情期间日益增多的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一些人表示,他们的想法也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包括更好的报酬或与亲人的距离。
报道称,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人士都是取得了终身教职的归化入籍的美国公民,许多人是航空航天和生物领域的专家,这两个领域属前述“中国行动计划”之下受到最密切审视的领域之列。
一名华裔机械工程教授透露,在美国生活20多年后,他今年夏天离开了一所顶尖的美国大学,加入了香港的一所大学。他表示自己希望离年迈的父母近一些,也对美国的政治环境感到厌倦。他说,之前由于美国的政治气氛变得非常紧张,他不再寻求与其他科学家合作。
该教授还提到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我不想看到我身上的中国身份使他们受到联邦政府部门的审查”。
不少科学家在采访中坦言,对许多人而言,“中国行动计划”改变了他们对美国的看法,他们不再认为美国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免受潜在迫害的地方。
离开美国的学者中,丘成桐是知名度最高的之一。在去年9月对哈佛大学新生的一次演讲中,他曾感叹:“当年美国政府批评苏联的学术环境,想不到在这里复活。”
丘成桐最终于今年4月离开哈佛,全职任教清华。报道称,他此前曾表示有意帮助中国首次赢得“菲尔兹奖”。
4月20日,丘成桐在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聘任仪式上讲话。图片来源:清华新闻网
美国在科创领域的发展,脱离不了其对于全球人才与智力资源的聚集。芝加哥智库MacroPolo在2020年的一项分析发现,在为美国机构工作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出生在中国的科学家占了近30%。
此外,根据美国、中国和荷兰学者的一项研究,2019年,在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的科学论文中,中国学者的论文占比超过了美国学者。这一占比通常被视为衡量科学领导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教授琚诒光透露,今年上半年,一些在美国的华裔资深学者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进行了多次会面,以期解决此前提出的关切,即让各政府机构的信息披露程序标准化。
在“中国行动计划”的相当一部分案例中,涉案人员均被指控没有向雇主或资助机构披露其与中国科研机构的联系,或者隐瞒了从中国获得研究资助以及薪酬的情况。但在绝大多数此类案件中,并无证据表明由于这种交流和合作的存在,导致了科研乃至商业机密的泄露。
对此,密歇根大学李侃如-罗睿弛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林安之认为,这种程序上的变化是积极的,但还不足以解决许多华人学者感受到的寒蝉效应。
与此同时,有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对于留学人员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留学生学成回国发展的比例快速提高。
教育部20日的举行发布会介绍,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测算,从2012年至2022年,所有完成学业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的比例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
针对美国损人不利己的“中国行动计划”,中方也早已多次明确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先设办案指标、再查案,如此罔顾司法正义的做法只会造成冤假错案。越来越多美国国内人士都认识到,这个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实质上就是美反华势力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华进行遏制打压的工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3-03-22
ippa010054水印编号(ippa010054女主角是谁)
2023-03-23
2023-03-22
2023-03-22
西子TMC至尊全智太阳能测控仪操作说明书 太阳能tmc西子至尊全天候测控仪
2023-03-25
2023-03-26
2023-03-22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