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观察】青岛石老人的头没了……地理视角看风化作用!岩石圈属于内部圈层还是外部圈层?

2022-10-06 08:42:16

【地理观察】青岛石老人的头没了……地理视角看风化作用!岩石圈属于内部圈层还是外部圈层?

前天一早,有市民爆料:石老人的头没了……

下面是网络流出的照片

现场看出,远处的石老人礁石垮塌

顶部缺失了一大块

仅仅过了几天,石老人发生了“巨变”

不只是头,还有其他地方……

有人可能第一时间认为(包括主编),是昨晚的电闪雷鸣造成的?其实主要还是内部结构问题。要知道这里的奇观是由火山岩构成的。这种火山岩浸在海中,受着风吹浪打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石老人的形成:当海浪从两侧冲击突出的岬角时,便会渐渐地形成海蚀洞穴,使海水连通,进而成为大小不一的海蚀拱桥或象鼻子洞;当孔径随海浪冲击不断加大到一定程度时,“拱桥”顶端或“象鼻子”处便会支撑不住而塌落下来,形成海蚀柱。这就是岬角后退残留在海滩上的耸立柱体,也就是石老人的真正身世。

其实,早在2011年,石老人海蚀柱就由于风化迹象明显,不断有石头滑落。随着时间的流逝,石老人也“日渐消瘦”。

掉落前的照片

据了解,在地质史上,石老人原是一块伸进大海中的尖形的陆地,谓之岬角。在青岛海岸的许多岬角中,只有这里组成岬角的岩石与他处不同,是由火山岩构成的。这种火山岩浸在海中,受着风吹浪打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经海浪的“精心雕琢”,岩石千疮百孔,嶙峋多姿。由于岬角突入海中,使海浪运动受阻,海浪在岬角处折射,产生能量聚集,对岩石产生了强大的冲压力,天长日久,便把这些石缝、石孔掏成了石洞。

早年,当时的相关部门通过决议,对石老人的保护可行性以及保护方案进行公开招标。2011年7月5日,中标单位对石老人附近的地质、海流、以及石老人本身的风化程度进行观测和论证。

针对上述情况,海水浴场工作人员表示情况属实,现场已经看不到完整的石老人礁石了,目前正在组织人力前往调查,后续应该会对“石老人”进行修复。近日青岛迎来降雨天气,网友猜测也可能跟降雨天气有关。至于石老人是如何垮塌的,请以官方调查结果为主。

问题探讨:你认为断头的石老人有修复的必要吗,请在文后留言。

相关历史传说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崂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礁”。

岩石的风化是地表常见的一种自然地理过程,几乎到处都能发生。无论怎样坚硬的岩石,一旦出露或者接近地表,直接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接触,在地表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作用下,都会逐渐发生疏松、崩解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变成大小不等的岩屑和土层。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成为风化。引起岩石变化的作用成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实质就是岩石本身离开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在出露或者接近地表后,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通常把风化作用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因为生物风化对岩石的破坏效应,可以纳入物理的或化学的过程,所以,风化作用主要是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

(一)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

1. 因岩石卸荷释重而引起剥离作用。

形成于地壳深处的岩石,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抬升,上覆的岩石逐步被蚀去,释放了原来受压的应力,由此而引起岩体膨胀。当膨胀超过了弹性限度之后,岩石就会发生破裂而产生许多可见的裂隙或隐伏的纹理,成为卸荷裂隙。这种作用成为剥离作用,在花岗岩分布地区最为常见。

2. 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水,在气温达到冰点凝固结冰时,体积膨胀,比原来增大9%左右。它对裂隙周边壁施加很大压力,使岩石裂隙加宽加深。当冰再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向更深处渗入,再次冻结。如此反复进行,就好像劈木材的楔子,不断使裂隙加深加大,以至于把岩石崩解成碎块。

岩石裂隙中的水,常常溶解着大量的矿物质,一旦水分蒸发,溶液浓度逐渐达到饱和,便结晶成盐类。这时体积增大,产生膨胀压力,也可以使岩石迅速崩解。

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和工业区,雨水常常成稀薄的酸雨,它对石灰岩、大理石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发生的化学反应成石膏。而石膏的结晶作用,使岩石薄片状崩解下来,这种作用应属于机械风化作用,但它又是化学作用的反应。

3. 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

因温差变化,致使岩石体积膨胀收缩而引起岩石的破坏,主要是温度变化的速度,而不在于温度变化的幅度。温度变化愈快,岩石破坏也愈迅速,所以受日温差影响较大,年温差影响小。

岩石白天在太阳照射下,由于比热小,表层很快灼热增温,产生热力膨胀,但是岩石又是热的不良导体,岩石表层以下增温很慢,在岩石表层其下层之间便出现了极大的瞬时温差,由于岩石表层与下层热应力引起的膨胀变形量不同,因而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张应力差别。夜间正相反,表层散热快,迅速发生体积收缩,下层散热慢,还大体保持原来的体积,两者之间不同步变形,日久天长,岩石经过张应力、压力频繁作用,加之岩石是脆性固体,一旦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岩石就会产生许多风化裂隙。

有的研究者认为,即使在日温差很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特别是凝结水)所起的化学风化作用,也是引起岩石破坏的重要原因。化学风化先破坏了岩石的结构,才使机械风化作用发展。

岩石物理风化特别集中在节理的棱角部位,因这些部位岩石的温差变化最大且最迅速,所以最易受剥落。棱角的逐渐剥落使石块圆化而形成石蛋地形。在岩浆岩地区由于物理与化学风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使岩块呈同心圆状薄层脱落,这种现象称之为球状风化。

4. 生物活动对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影响。

树根沿岩石裂隙生长,楔入岩隙,扩展裂隙,把岩石挤开,这种作用称为根劈作用。生活在地下的大小动物,往往把地下的土层、岩屑翻到地面上来。如果以地质年代来度量,生物的机械破坏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化学风化作用

位于地表的岩石矿物在水、大气、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氧化、溶解、水解、水化等一些列化学反应,因而改变了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甚至形成新的矿藏物,破坏了原来岩石的结构,使岩石疏松甚至逐渐变成松散的土层,这种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1. 溶解作用

是指水对矿物的直接溶解。地下水溶解了易溶的盐类,流到低洼处,由于蒸发作用,盐类被沉淀下来,形成碱地、盐滩或盐湖。化学性质稳定,难溶解的矿物则残留在原地,称为残积物。由于溶解作用增加了岩石的空隙,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削弱了岩石抵抗风化的能力,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

2. 水解作用

水解作用是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的作用。水中游离的H+和0H—离子能和一些盐类矿物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结合生成新的矿物。

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二氧化硅常常呈胶体状态,它和氢氧化钾一起随水逐渐流失,而次生矿物高岭土则残留在原地。

3. 水化作用

水化作用是指水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相化合,水参与到矿物的晶格中去,改变了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的矿物。如硬石膏经水化作用形成石膏。水化作用的结果,不仅使其物理性质有很大改变,而且引起体积膨胀。如硬石膏水化成石膏后,体积要膨胀30%,从而加速了岩石的物理崩解。

4. 碳酸盐化作用

雨水从大气中溶解了相当多的CO2,所以导致带酸性。当水分渗入地下,从植物的腐殖酸中获得更多的CO2。碳酸盐化反应在石灰岩地区最为明显。

CaCO3+H2O+CO2 Ca(HCO2)2

构成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它在纯水中溶解速读较慢,但在含有碳酸的水溶液中,就能发生快速反应,使石灰岩能够迅速溶解,以致形成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喀斯特地貌。

5. 氧化作用

氧是强氧化剂。它经常是在水与水汽的参与之下,通过空气和水中游离氧进行氧化作用。温度越高,氧化作用越强。许多变价元素在地下缺氧条件下常常形成低价元素的矿物,出露到地表后在氧化环境下,这些低价元素矿物极不稳定,容易氧化为高价元素的新矿物,以适应新的环境。在自然界容易氧化的元素大多数是金属元素,尤其是铁元素的氧化最常见。

只有位于地下水面以上的岩层,氧化作用才能强烈进行。如岩层长期位于地下水面以下,几乎所有空隙都被不大流动的地下水充满,游离氧很少,氧化作用就很难进行。前者称氧化环境,后者称还原环境。长期位于地下水面以下的粘土,其孔隙中的水缺少游离氧,处于还原环境中,粘土多呈灰蓝色,一旦出露水面以上,与空气接触,粘土中的铁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则很快变成黄褐或红褐色。

6. 生物化学风化

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出各种化合物,如碳酸、硝酸和各种有机酸等,它们对岩石起着强烈的腐蚀作用,甚至在岩层表面溶蚀成许多根的印痕。

化学风化作用实际上是多种方式综合作用过程,以某种单一方式的化学风化在自然界是比较少见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在自然界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理风化作用使岩石疏松崩解,加大孔隙度,有利于空气、水分和微生物的侵入,能够促进化学风化的进行。另一方面,化学风化不仅使岩石性质改变,也使岩石的结构发生变化,减弱矿物之间的聚结力,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

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气温的高低及降水量的多少等因素明显受所在地区所处的纬度、地形以及距离海洋远近等因素的控制。

风化壳与岩石风化作用息息相关,图中可以看出:

在不同气候带,岩石风化的性质与特点不同;不同气候带中温度、降水量与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风化作用的影响。

在两极及低纬度的高山区,气候寒冷,水的活跃程度低,植被较少,化学风化缓慢而微弱,冰劈作用极为突出,岩石易破碎成为具有棱角状的粗大碎块。

在湿热气候区,气温高,降水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跃,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进行得快速而充分,风化作用的深度达数十米以下,形成巨厚的风化层。

在干旱区,仍以物理风化为主导,化学风化较弱,岩石多风化成为棱角状碎屑;由于雨水少,蒸发强烈,易溶矿物也难于溶解。

地形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包括地势的高度、起伏程度以及山坡的朝向等因素。

地势的高度影响到气候。例如,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分带:山麓气候炎热,而山顶气候寒冷,不同高度带的植物群面貌显著不同。因而,风化作用的类型和方式随高度而变化。

地势的起伏程度对于风化的性质与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意义。

在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或在巨大的悬崖陡壁上,各种风化产物均易被其他外力作用搬离,难以在原地残留,因而这里基岩多裸露,风化十分快速,物理风化极为活跃

在地势低缓地区,风化产物多残留原处,或只经过短距离的运移便在低洼处堆积下来,形成较厚的覆盖层,从而减轻温度变化对下伏基岩的影响,降低风化作用的速度

低山丘陵或宽缓的分水岭地区,风化速度中等,但化学风化作用影响深度较大,对风化产物的发育与保存较为有利。

山坡的朝向涉及气候和日照强度,对中、低纬度山区的风化作用尤为重要。如,山的向阳坡日照强,冰雪易消融;而山体的背阳坡日照短,冰雪可能常年不融。两者的岩石风化特点显然有别。

岩石特征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岩石成分

岩石抗风化能力的强弱与它所含矿物的成分、不同矿物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1. 岩石的矿物成分

主要造岩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小到大的次序是:橄榄石、钙长石、辉石、角闪石、钠长石、黑云母、钾长石、白云母、黏土矿物、石英、铝和铁的氧化物;方解石也属于易风化矿物。

可见,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其在鲍温反应系列中晶出的顺序有关,结晶越早的越不稳定,结晶越晚的越稳定。因而就火成岩论,由铁、镁质矿物和基性斜长石组成的超镁铁质岩石和镁铁质岩石最容易风化,酸性火成岩较难风化,中性火成岩则介于其中。

沉积岩是在近地表环境下形成的,性质相对稳定。如常见的石英岩和石英砂岩,其主要成分为石英,抗风化能力强,地形上常呈突出的地形。黏土岩的化学性质较稳定,物理风化为主,但是因岩石的强度低,在剥蚀作用的参与下往往成为低地。石灰岩在干寒地区以机械风化为主,在湿热地区则化学风化突出。硅质岩除少数非晶质结构者外,一般难以化学风化。变质岩的风化性能也因其成分而有差别。

2. 岩石的结构、构造

岩石中矿物和碎屑物颗粒的粗细、分选程度及胶结程度等决定着岩石的致密程度和坚硬程度,从而影响到岩石的风化。如,疏松多孔或粗粒多孔的岩石比细密而坚硬的岩石易于风化。

至于岩石成层的厚薄、层间原生缝隙的有无和多少,均影响到岩石的可渗透性,对岩石风化的难易也产生影响。

3. 节理发育状况

理破坏了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增加了岩石的可渗透性,是促进岩石风化的因素。岩石中节理密集之处往往风化强烈,尤其是在两组节理交汇的地区,风化速度快,加之有剥蚀作用的叠加,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地貌。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有时几组方向的节理将岩石分割成众多多面体的小块,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收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最先被破坏且破坏神都较大,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渐圆化,变成球形或椭球形,称为球状风化(spercial weathering)。它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但以化学风化起主要作用。块状而均粒的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以及厚层砂岩等球状风化最普遍。表示被几组节理切割的岩石经历球状风化的过程。

如果抗风化能力不一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凹入,称为差异风化(differential weathering)。

在自然界,影响风化作用的各种因素多是联合作用的。岩石的特征属于内在因素,气候、地形等是外界条件。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不同的岩石,其风化情况不一。如在潮湿气候条件下,花岗岩易于风化,遭受破坏,以致变成较软的高岭石和松散的石英砂,并形成各种地貌景观;而石英砂岩却较难风化,场坚硬屹立。原因是花岗岩中的长石易于水解或碳酸化而变成高岭土,而石英砂岩几乎全由石英组成,水解或碳酸化对它不起作用。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同种岩石的风化情况也不一样。如石灰岩在湿热气候下极易化学风化,在干旱气候下,因缺乏足够含CO2的H2O,化学风化难以发生。在研究岩石的风化特征时,应注意对各种控制因素作全面分析。

风化作用与土壤

母质因素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如果风化壳保留在原地,形成残积物,便称为残积母质;如果在其它外力或重力作用下风化物质被迁移形成崩积物、冲积物、海积物、湖积物、冰碛物和风积物等,则称为运积母质

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它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

1、成土母质的类型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各种造岩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差别显著,由大到小的顺序大致为:石英→白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钠长石→角闪石→辉石→钙长石→橄榄石。因此,发育在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粘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石英含量较高的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即含砂粒较多而含粉砂和粘粒较少。此外,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而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成土母质、风化壳与土壤

成土母质或称土壤母质,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

成土母质就是风化壳,它没有肥力,只是通气透水,刚刚能释放一些矿物养分,而土壤是具有肥力的。

2、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深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岩石的矿物组成差异,使土壤的矿物组成也不同。

发育在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深色矿物较多; 发育在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含石英、正长石和白云母等浅色矿物较多; 其他如冰碛物和黄土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水云母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较多;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亦富含水云母,湖积物上发育的土壤中多蒙脱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 从化学组成方面看,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一般铁、锰、镁、钙含量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而硅、钠、钾含量则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石灰岩母质上的土壤,钙的含量最高。

最近各位老师都在讨论一个问题:

岩石圈属于内部圈层结构还是外部圈层结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下两图出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年第5期。肖擎.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还是外部圈层?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接着我们再来看下2019版高中四个版本教材对岩石圈的定义。

2019版高中人教版第一册(P22)写到: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人教版必修1关于圈层结构的配图

2019版高中中图版第一册(P15)写到:地壳和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

中图版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配图

2019版高中湘教版第一册(P26)写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湘教版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配图

2019版高中鲁教版第一册P18对岩石圈给出相应的定义: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示意图,如下:

湘教版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配图

该概念是放在“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这一框题进行阐述,并在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结构图中标出;但在外部圈层的示意图中,教材也标出了岩石圈的大致位置。

这就很奇怪了!一个圈层居然同时出现在两个部分?这是因为很难把它的归属问题表述清楚,教材就采取了弱化、模糊的处理办法和形式,或者借助于图来模糊表示。

科学研究表明,数十亿年前,原始地球是一个刚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的接近均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和镍等元素组成,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换言之,地球诞生之初就没有划分圈层的属性。

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因而物质就有了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不同圈层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本节讨论的岩石圈,其概念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巴雷尔·约瑟夫(BarrellJoseph)于1914年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提出,是指相对于固体地球上部软流圈而言的坚硬部分(孙荣圭,1984)。概念本身没有划分标准,不如从外部、内部圈层的划分标准来审视。

中学地理教材中所说的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是依据地表物质的构成来进行划分的,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在固体地球的表面之上,与人类息息相关,是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们可以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从总体上看,它们具有明显的共同特性。大致可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相对稳定性、开放性、整体性、灾害群发性时空层次性,以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日趋显著(任振球,1990)。

中学地理教材中所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无法直接观测的,科学家们只有依靠观测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来判断地球固体表面以内的构造,并在此基础上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外核)三个基本圈层。这4个界限是地球中最主要的界限:地心,是整个地球的中心;内、外地核的界限是莱曼1936年通过地震发现的;核幔界限是古登保1914年用地震方法发现的;地表其实是巨大地幔的表皮——地壳的表面,是固体地球的外界面。当然,对固体地球所划分的圈层不止这几层。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几层(蒋志,2001)。

从两个圈层的划分标准来看,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讨论的!你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也很正常,因为地理学界的大佬们对于“岩石圈”的归属也有很多争议。

根据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岩石圈的分层并不依据地球物理方法(地震波等形式),而是利用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科学划分。同时其表面直接与大气圈、水圈等联系在一起,在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驱动下,与大气圈和水圈物质运动构成了地表动力系统,这是可以直接观测、测量的。因此,岩石圈并不在内外圈层划分类属的名称体系中,是一个特殊的圈层。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具有过渡性,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肖擎,2012)。

岩石圈的分层问题比较特殊,大部分空间范围处于内部圈层的空间范围中,但它又与外部圈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外部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从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肖擎,2012)。弄清楚岩石圈的范围及所属的圈层对于学生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非常重要,并且对理解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四大圈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试题链接

1.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①到②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减弱

答案:B

试题分析:从①到②温度高,湿度增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化学风化增强;从③到④温度低,湿度较小,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化学风化减弱;从④到①干旱,温度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而从②到③湿度大,温度降低,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故选B。

2.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小题1】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其它因素都不需要考虑了。

2.【小题2】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故选C。

3.【小题3】我国高山流石滩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和四川的西部山地。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没有茂盛的草甸,更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特征。流石滩上的植物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强大的根系是为了适应了强风和松动的碎石环境。

3. 2013年安徽高考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2.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

1曲线I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降低,应代表降水;曲线Ⅱ由热带森林带到热带草原带迅速升高,应代表蒸发;Ⅲ线在热带森林带最高, 依次向亚热带森林带和温带森林带递减, 应为气温线, B项正确。

2.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因此,风化壳的发育厚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有关,而且与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图中风化壳厚度甲大于丁主要是因为甲地降水量大,温度低(都属温带, 热量相当),蒸发微弱,空气潮湿,植物生长量大,A错;

乙大于丙是因为乙地降水量大,气温高,植被茂盛B错;

刚果盆地位于热带森林带,格陵兰岛位于苔原带,由图可知刚果盆地风化壳厚度总体上要大于格陵兰岛,C 正确;

伊朗高原属于热带荒漠草原带,恒河平原属于热带森林带,由图可知伊朗高原风化壳厚度要小于恒河平原,D错。

4.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oC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oC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如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疏的原因。(6分)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6分)

【答案】

(1)(6分)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2)(6分)①气温低 ②降水少 ③昼夜温差大

④紫外线强 ⑤风力强劲 ⑥土壤不发育(任答三点)

(3)(6分)①植株低矮,可防风保暖

②根系发达,可抵御干旱和大风

③花色艳丽,可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④叶片厚,可保温抗旱

⑤速生,适应暖季时间短的环境(任写三点)

5.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三条曲线,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

______、腐殖质层、_________、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E、G;A (3)枯枝落叶层;淋滤层(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灰化土 (5)温带荒漠;缺水(6)降水量少于蒸发量;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6. (2020年广东省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盐风化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图7示意盐风化原理和崖壁盐风化穴景观。

(1)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穴形成的基本条件。(3分)

(2)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岩石东南侧,分析其原因。(4分)

(3)请观察崖壁盐风化穴景观图,指出其中可支持判断沉积岩的依据。(4分)

(4)若地壳运动导致陡崖上升,推测陡崖上盐风化穴的变化特点。(6分)

答案:(1)(3分)具有可渗水孔隙(裂隙)的岩石结构;渗入水分含盐量较高;干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

(2)(4分)西北地区盛行西风迎风坡一侧(西北侧)雨水较丰富,而东南侧一般保持干燥;南侧比北侧光照强,蒸发量大,盐分易结晶,破坏岩石表面。

(3)(4分)盐风化穴沿岩石表面延伸成层,说明盐风化穴沿着特定的层位发育(2分);层间差异明显,说明同层岩性相似,不同岩层岩性不同。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特点(2分)。

(4)(6分)陡崖上升,盐风化穴分布高度增大(2分);岩层表面形成新的盐风化穴,盐风化穴分布面积增大(2分);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早期形成的盐风化穴崩塌消失(2分)。综合自探索青岛、Geo Edu Talk等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