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探访北京医院的急诊与发热门诊,接诊量虽然下降,但仍明显远高于平时,而且急救和重症救治的压力依然很大。
探访北京朝阳医院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2周,北京朝阳医院的急诊持续高位运行,每日急诊内科患者人次达450-550(平时仅为100余人),且以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的危重症患者为主。医院紧急抽调医生支援急诊,增加诊位,尽最大力量收治急危重症患者。而发热门诊已经从每日接诊高峰的500多人次回落到380人次上下。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表示,原来是3个诊位,我们又增加了几个达到5-6个,尽可能缩短就诊周期,候诊时间。
该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梅雪在现场介绍说:挂完号以后在等着分诊,我们会把最重的病人,急救车送来的病人,优先让医生看。
里边是诊区,就是病人非常多的地方,大家看到牌子上的在等候的病人,上面有颜色,有绿色的,黄色。黄色级别要高一点,是三级的病人,绿色是四级的,如果是红色二级的,现在没有红色,有红色我们就优先看了,一级就直接进抢救室。
在抢救区,梅雪表示,这里氧合大概都是70%多80%这种的重病人,有呼吸衰竭的病人都在这里。
目前,急诊资源正高位运转,医院积极协调氧气瓶和急救设备,并紧急协调转运床、折叠床投入使用。
视频显示,过道上有后加的床。梅雪表示,外面加了43个平车,就这个床位,可能还不太够用,我们还在想办法找到新的平车。医院也在举全院之力把别的专科,去专科化。全部改成我们叫做共享病房,或者叫做综合病房,收治感染得重的病人。
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克武说:我们相当于是跟急诊的留观抢救室一样,就是第一道防线。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下面把重病人马上弄上来,把稍微好点的控制好的病人,就按他的病情的程度,然后往医院的其他的病区去分解。保证病人要救治,还得要(运)转起来。
梅雪在视频中感慨:这不是平时的看病了,这是像一场……打一场仗一样,我们期待能够尽快地能够把这批病人处理好救治好,尽量减少重症率和减少死亡率。
希望能够给老百姓多做点事情,这是我们真的想法。我们的职责吧,我们能干的就这些事情,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吧,承担起我们的一些责任。
探访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
2022年12月27日,中国日报记者探访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
近段时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大幅上升,最多的一天达900人次。近一周,发热门诊接诊量趋于稳定,每日在400至500人。据介绍,除了感染疾病科的医生和护士,医院也安排了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工作,缓解就诊压力。发热门诊的感染病房床位由18张拓展到了现在的40张,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12月27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一名老者前来就诊。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12月27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输液。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12月27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输液。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探访北京协和医院
25日晚,总台央视记者探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室。患者和家属希望的是尽快看上病、治好病,医生和护士面临的,是越来越多危重病人需要抢救的压力。但是大家坚信,再努力坚持一下,一定可以挺过难关。
25日晚10时多,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室外,救护车陆续把患者送过来。连日来,前来就诊的患者普遍年龄偏大、病情严重,让临床一线的医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巨大挑战 。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周央中:最紧张的时候可能还是这个月月中的时候,我觉得跟之前还是不太一样。之前更多人刚开始发烧比较紧张就来看,现在更多可能还是年纪大的,真正有肺炎的这些病人来得会很多,基本都是六七十岁,还有九十多的很多,因为他们确实是比较重的病人,需要去密切监测、观察、治疗。
希望现在是最难的时候,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后面我觉得可能还是重症病人会为主,也是比较有挑战的。我觉得随着大家对病毒、疫情了解更深,治疗也更有经验,应该会越来越好。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我从医大概有30来年了,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个时候。病人量多,还有危重程度也超过平时。像在以往的话,一、二、三级占的比例平均平时的话也就是在50%左右。最近这几天我们监测到一、二、三级这些急诊的病人比例已经占到了75%,甚至80%,危重病人的比重高,可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急诊的告急,北京协和医院很多教授、主任们也都赶来增援,扑在一线抢救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总值班马士程:我们的教授主任们都跑到一线来跟我们一起来并肩作战,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鼓舞,也告诉我们身为大夫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职称和职位,只要有病人需要,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我们也在很努力挺着,而且我们现在大夫也在陆续返岗,我们的药也在逐步地跟上,我们其他的社会反应速度也在跟上,我们的支援力量也在跟上,所以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务之急是更好落实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12月24日报道,记者实地走访位于西城区、朝阳区等地的多家医院,相关医务人员给出的答案趋于一致:最近一周,发热门诊接诊量持续下降,看病需要排长队的局面已趋于缓和,群众在感染后的心理状态也相对松弛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供图
北京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2月21日,全市发热门诊接诊发热患者6.5万人次,较近日接诊高峰12月15日的7.3万人次减少11%,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于缓和。
关于就诊量下降的原因,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豫川认为,一是历经两周左右时间,第一波感染者进入恢复期,患者数量减少;二是12月15日起,该院紧急增开50间云诊室,通过互联网诊疗,较好指导了轻症患者的居家治疗,减轻了线下诊疗的压力,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记者在发热门诊实地了解到,在就诊人数下降的同时,重症及老年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
“第一波感染高峰刚过,格外需要救治的老年人又来了。”据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介绍,此前几周以中青年为主,老年人占比在10%-20%之间,这一周老年人占比逐渐增加,目前约在40%-50%之间。“新冠感染潜伏期短、传播快,上升到高峰的速率快。年轻人、免疫力强的患者能很快恢复,难以较快恢复的主要是老年人,他们免疫力低、病毒清除慢、持续时间长,一旦病情加重发展成肺炎,容易出现并发症。”田耕说。
此前,面对全市医疗机构发热患者就诊人次持续增加的问题,北京市因时因势及时动态调整医疗资源,快速增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总数由94家迅速增加至1263家,其中二级以上30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0家,最大限度保障发热患者就医。
记者当时调查了解到,与北京儿童医院、同仁医院等三甲医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一些社区医院,只有零星几位患者;有的二级医院发热门诊于近期进一步扩容,对外公布了机构地址、电话、级别、类别、接诊时间等相关信息,但这里除了接诊医生和引导测温的工作人员,前来问诊的病人并不太多。
“全市1263家发热门诊,有些门诊一天只有五个八个患者,有些门诊日接诊量达四五百人次,如何更好落实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马安林分析,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人不需要去医院,在家就能很快痊愈,还有大部分情况在一级、二级医院就能解决,这样能把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更多留给65岁以上的、有基础病的或者已经诊断是肺炎的患者。
马安林说,一些轻症患者、需要开药的患者,以及感染后用药不放心需要咨询的患者,其实可以在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诊治,一旦治疗不佳再到三级医院,由他们承担起重症患者,这样效果会更好。
2023-03-22
ippa010054水印编号(ippa010054女主角是谁)
2023-03-23
2023-03-22
2023-03-22
西子TMC至尊全智太阳能测控仪操作说明书 太阳能tmc西子至尊全天候测控仪
2023-03-25
2023-03-26
2023-03-22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