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略显沧桑的街道之内,镌刻着泉州的人文印记

首页 > 旅游攻略2022-09-15

泉州西街,略显沧桑的街道之内,镌刻着泉州的人文印记

陈一的印象中,西街似乎是旅游名县阳朔的代名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已经耳闻阳朔西街的名声。这次到了泉州,听说也有西街,心眼里有些看不上,觉得这是泉州人傍名牌的一个举动。

不过,等到陈一静下心来,去研读探究泉州西街的历史,才发现之前对它误会太多。泉州西街的魅力,绝对是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

一、泉州西街的千年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从有泉州开始,泉州西街就已经存在。最早可以追溯的年代,可以到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

当年,王潮兄弟进入泉州地区,加强了泉州防御功能,因而在泉州创建子城,子城之内设置了四个城门,当时的名字已经无从考究,今天叫做崇阳门、肃清门、行春门和泉山门,西门就是肃清门,临近的街道,也就被称之为西街。

唐朝初期的西街,规模不大。直到200年以后,泉州刺史王延彬开始拓展泉州城区的面积,因此西街也向外拓展,延伸到了甘棠巷口。至五代十国期间,南唐节度使继续加强对泉州城的修筑,西街的长度再次得到延升。

到了上世纪20年代,街巷拓展成马路,固定成了现代人看到的模样。而街道两旁的建筑,也保存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风格,成为泉州人文象征的一张名片。

可以说,西街是泉州曾经繁华昌盛的见证者,也是泉州兴衰的象征,一度占据着古代泉州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社会的变革让西街的关注度下降,西街才显得有些没落。

不过,随着对城市文化的发掘,西街再次被当地政府提上开发保护的日程,重新以新的面貌回归人们视野,一条古街道,重新焕发了新机。

二、泉州西街的人文印记

很多人都说,泉州西街的美,是历史遗留下的美,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冲刷,泉州西街在抗争中,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比如古朴、天然等。

这里有唐朝遗留下来的祠堂,有色彩斑驳但依稀可见光彩的粉雕,有元朝保留至今的云纹。古街虽然不再光鲜亮丽,但是在古街上游走,可以发现遗存在历史中的一颗颗明珠,被西街串了起来,让外来的游客看见她们的美。

2014奶奶,福建省认定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泉州西街名列其中,这是福建第一批关于认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名单,可见泉州西街对于福建的重要性。

根据资料记载,目前西街片区的古建筑、古遗址和石刻等文物保护单位众多,仅仅列入保护名单的,就有20多处,而尚未列入保护名单的还有十多处。还有大厝、洋楼、宗祠、古街巷等数不胜数。

泉州西街,曾经作为古代泉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见证了泉州的繁华。而如今,已经成为保护街区的西街,再次恢复了以往的活力,商铺林立、人潮涌动,将泉州新时代的风貌尽情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既有古色古香,更有亲近的人间烟火。

三、泉州西街的知名古建

位于西街之内的开元寺,是泉州西街的标志。始建于唐朝垂拱元年的开元寺,几乎和泉州城的历史一样悠久。

寺庙之内的建筑群,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大雄主殿的宏伟气魄是最能让人心静下来的地方,另有甘露戒坛、藏经阁和东西塔,都是开元寺内让人称奇的奇迹。其建筑艺术和独特神韵,总是让参观者啧啧称奇,感叹古人的匠心独具。

开元寺内的东西塔,其在国内的地位更高一些,据称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两座塔分别叫做镇国塔和仁寿塔。镇国塔建于唐朝,仁寿塔建于五代十国,两者仅仅相距50年。不过,历经千年风雨,两座塔依然巍峨耸立。

粗看起来,游客可能只是被年代所惊叹,如果仔细观摩和阅读资料,就会发现,东西塔其实展示了古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伟大成就,如同崇武古城一样,属于中国古建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无论是建筑规模、形制,还是技艺的娴熟,东西塔都能够展示出其独特超人的魅力所在。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东西塔不仅仅见证了泉州曾经的繁荣,更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和代表。

四、泉州西街附近的美食

一条合格的网红街区,如果没有美食的衬托,其魅力值就会大大降低。泉州西街也是如此,美食成了很多游客来到西街以后寻觅的主要元素。来到泉州,还是要多体味一下泉州当地的老味道,泉州西街一定能够满足游客的好奇和味蕾。

在闽南一带流传很广的肉粽,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一种小食品,在西街,侯阿婆肉粽是泉州当地人都趋之若鹜的美食,因为靠近海边,其中还有一些海鲜棕,店内名气最大的就是干贝肉粽,游客可以尝试一下。

除此之外,作为一种地方性美食,吃一碗面线糊是体会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西街上的文面线糊,经常是人满为患,即便是泉州当地人,都极为推崇。

另外古早味的满煎糕和泉西堂附近的老面手工馒头碗糕,经常被泉州当地人围得水泄不通,足以看出其在泉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用半天的时间,在泉州西街认认真真地逛了一圈,陈一开始为当初的浅薄印象而感到羞愧。泉州西街,一条千年的古街,她的魅力,是历史沉淀的结果。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