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颖个人资料 赵毅颖名人简历介绍

首页 > 人物介绍2022-05-12

赵毅颖,号当堂,1967年生于沈阳,侨眷,无党派。1987年参加工作,1994——2004年任于洪区委机关报编辑,2005——2009年于北京工作、学习,2011年任于洪区委机关报编辑,于洪区文联副秘书长,辽宁省侨联书法家协会创作指导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简介

1983年参加辽宁电视台书法班开始学习书法,受教于“九畹”诸位先生

1988年参加辽宁画院首届高级书法研修班,受教于陈振濂、刘云泉、郭子绪先生

2007年在北京工作期间受教于梅墨生先生

学术论文《虚实均衡对位——偏旁结构位置关系解析》发表于1998年第3期《美术大观》

学术论文《偏旁位移与行书连写——关于行书产生的结构性前提》入选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

赵毅颖个人资料 赵毅颖名人简历介绍

书法篆刻作品参加各级展会,辞条、作品辑入《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大观》等。

微雕创作,寿山石微雕仿真壶2毫米乘2毫米(吉尼斯微雕石壶纪录为4毫米乘6毫米)

理论贡献

以形式构成观对书体结构进行原理、规律性研究。

首次解析了“常使左方高”即“左小齐上,右小齐下”结构现象的原理,及其与行书出现的重要关系。

解析了书法发展历史中淘汰横画右下斜的原理。

解析了楚简书风历史衰断的原因。

解析了偏旁结构间普遍存在的虚实均衡对位现象的原理,这一规律的发现关联解决了“隶乃始有展促之势”的原理。

注: 学术论文参见中国书法网学术专题区。

艺术思想

书法创作观

书写随思想情绪、工具、环境变化,形式、韵致因时而异,自然生发,一成不变便是保守、做作、懒惰。

任何古人作品都可以临写,要紧在贯通,找到用笔、章法发展的脉络。

形式是媒介,形式背后的“心劲”即世界观、人生、艺术思想的探索、修养是表现的根本。

篆刻创作

我没临过太多古印。我读过不少古印。  我刻印一定要站着,拿刀和拿笔姿势一样。  我打印稿要很多遍,但刻时从不按印稿。  我刻印讲每刀之间的节奏感,由外向内一刀冲,很少修改(边框要修)。

印文的内容我一定要喜欢才刻。

微雕创作

微壶记

2006年12月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我和儿子、外甥女前往参观,被一组博古微雕吸引,尤其是其中的一件,黄豆粒大小的寿山石小茶壶。我们议论并想象着,这壶是不是可以打开壶盖沏茶?该是《小人国》中的用具,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我学过石章篆刻,对寿山石并不陌生,就和孩子随口说了一句:这小壶我也刻得出来。两个孩子看着我,摇头做鬼脸,不信。我这个做爸爸和舅舅的在孩子面前算是被嘲笑了,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大话呀,暗下决心,要雕出小石壶来。

两天后,一个从外表看来惟妙惟肖的黄豆大的寿山石壶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我们还在猜想,博物馆那件小壶能打开盖子倒水吗?应该是的,那可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啊!

这年春节假期,我的微雕壶创作开始了,工具是一小片壁纸刀、一小截钢锯条和做缝纫活的手针,用针来掏空壶膛。书籍和网络找不到现成的经验技法,掏壶膛、镟壶盖全靠摸索。失败,尝试,这种直接经验的生鲜感反到激发起了我更强烈的创作欲。

大年初三早上醒来,手里攥着昨晚雕到半夜的作品看着,想着,有了能转动的壶盖和空圆的壶膛,可壶嘴透不通还不算完美。可哪里有那么小的钻头啊,细如发丝的钻头世界上不可能有的。想着想着,看到了墙角木架上的医用磨口玻璃瓶,里面的一个宝贝叫我心里一亮,就用它。稍一加工,一把微雕钻成了。用用,还行,可实在不能说好用,因为钻了大半天才钻通了壶嘴的一少半。又是多次艰苦的尝试……。大年初六早上醒来,手里攥着昨晚雕到半夜的作品开始欣赏,这可是一把“全须全尾”能盖盖、能倒水的微雕仿真寿山石壶,这个壶高一厘米。

北京4年的工作、学习、感悟,看不完的名胜古迹、美术展馆,琉璃厂、潘家园,书画、工艺大师作品近距离揣摩,读书写作,鉴赏力和胸襟的开阔,这些都滋养着我的微壶创作且兴趣愈发浓厚。

微雕创作有人以为主要靠细心,但信心和胆量更重要,因为活动余地的限定,稍一过劲就会失败,又不能畏手畏脚,具有旷达甚至豪放的搏一搏的心态于微雕创作是必要的。

六年的微壶探索创作,作品不多,送人不少。这三件套壶(见图册)是我比较满意的。创作笔记里记下了其中甘苦。

最外面的壶取材不是寿山石,是蟠桃核。北京市场上蟠桃要比沈阳多,我很爱吃。零七年夏日一天,望着宿舍窗台上的一枚指甲大小的蟠桃核,未经雕琢即像一把小茶壶,于是便乘兴雕刻起来。

蟠桃核特硬,费了好大功夫打开了一个小洞,掏出果仁,阳光下看到了光溜溜的桃核内壁,正好是壶膛。另找一枚蟠桃核打碎取最厚处做壶盖,小壶盖抠手,愈觉坚硬,加工了整整一天。桃核表面有空隙、褶皱要表现壶嘴不易,剔除四周部分,留下实体后钻眼。残留在壶面的褶皱删繁就简透雕成古梅枝干和壶把(侧把)。

雕好蟠桃壶后的一个星期日,我来到北京十里河工艺品市场,在全国著名制扇名家郑高的店铺里挑选扇骨。郑高看到我戴在脖子上的蟠桃壶,拿在手里把玩好一阵说:“让给我吧。”“只有一把,等秋天多吃些蟠桃,再给您雕。”我说。然而,几个秋天过去,我吃了并发动亲朋好友吃了几百个蟠桃的桃核都没有雕成。不是我雕工的问题,而是材料不行。因为果核都是由两半合成,在结合处用力一定易开碎。几年来也没有找到结合处能吃住劲的蟠桃核。那第一枚蟠桃核为何刻不碎,以至完全看不到两半结合处的缝隙。我联想到人的头骨,顶骨是由两块连接而成,中间形成锯齿状骨缝。记得医学材料上说,有几百万分之一的概率的人的头骨的缝合线是长合而看不出来的。我似有所悟,缘分啊!

尝试过各种材质,象牙、橄榄核、桃核、杏核,最后还是用寿山石、巴林石等质地细密的石料为佳,一种枣红色的萧山石仿雕紫砂壶最妙。

旋转大号蟠桃壶盖,取出第二件微壶即是萧山石的。萧山石质地细而硬度适中。这把壶雕刻前的目标是尽量小些,经过两年的摸索,技术上有了得心应手之感。此件作品完成在2007年秋天,壶体最宽处7毫米。

打开中号壶盖,取出第三件微壶。

零八年劳动节,我揣着工资和奖金,春光里回沈小住。当然要给家人看看我的微雕石壶作品,父母赞叹说,一定是世界最小的壶!我上网一搜,吉尼斯世界纪录微雕壶直径4毫米。心中扫兴,告诉大家查询结果,都不吱声,看看母亲,一丝遗憾在母亲脸上闪过。

为了母亲的微笑,立即动手创作,挑战极限。白色写字台,高光台灯下,先看书,平心静气了,取材萧山石一小块如米粒大小。先雕壶身,再掏壶膛,稍一走神,壶壁捅破,再来;壶嘴钻眼时,自制的钻头又刮磨的不能再细,钻时,为防手抖要反复默念一句话以调长气息;壶盖下料要大些,先刻大些的壶盖,再一圈一圈往里收,后来小到两指尖一捏就看不到,捏不住了,就以左手大拇指的指甲边缘与食指尖处轻嵌小壶盖,旋转,右手刀刮,再往小收。用显微镜(鉴定瓷器用的手持低倍显微镜)是必须的,可不是雕时用,而是找位置,看有没有刻偏,再矫正。如此两天,就在小壶盖要完成时,不想掉落了,就掉落在写字台上,结果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玄吧?此壶用时三天完成,壶体最宽距2毫米。

壶盖小于小蚂蚁头,从细丝线里取出一根纤维,一头绕上壶盖的盖钮(只能是凭感觉),一头穿过壶把系上扣。

父母拿着显微镜看着小壶,微笑。

对了,那件宝贝工具是针灸用的银针。我雕小壶的工具还是那老四样:一钢锯条、两针(缝纫针、银针)、一壁纸刀而已。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