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水上运动,每当在端午节到来的时候,除了包粽子吃粽子之外,很多地方都会组织进行赛龙舟的比赛。那么您是否知道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和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分享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也叫划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传承了几千年的习俗活动,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是人物赛龙舟为了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举办的,根据史料记载,赛龙舟在屈原同时的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的东周时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端午节划龙舟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1、纪念屈原说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所以,每逢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都要在大江或是大湖里赛龙舟,其由来就是要纪念这位古代楚国的贤臣——屈原。
2、盘瓠招魂说
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
3、祭祀仪式说
赛龙舟最开始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祀仪式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赛龙舟之前先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竞渡的体育活动。
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传承了几千年的活动,从开始的竞渡到后来的纪念,意义深远,端午节划龙舟的意义有:
1、宗教意义
由于赛龙舟的起源都是一种祭祀仪式,所以自古至今都是庄重严肃的,即便是今时,龙船竞渡前的请神仪式也是少不了的,都要先要请龙、祭神,神灵各地有所差异,广东珠三角是请南海神,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则是请妈祖。
2、体育意义
赛龙舟除了宗教意义外,它也是民众最富有激情的民间体育娱乐项目,赛龙舟需要众人密切配合,一起划桨开大船,只有万众一心奔向前,才能最快到达终点,这期间得过程,表达大家积极向上,勇做弄潮好儿郎的奋斗精神。同时作为全民娱乐项目,端午节这日,很多商家也会积极赞助某支龙舟队,寓意其能带来财运亨通,在潮汕地区,拿到冠军得龙舟队叫“夺标”,据说赞助的商家将会因此全年好运生意兴隆。
今天,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赛龙夺舟锦标更是十分重视,据说,夺锦归来,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
赛龙舟发展历程
龙舟竞赛作为一项水上运动,经历了功利性、纪念性和竞技性三种基本形态。
功利型的龙舟竞渡,是指起始萌生阶段的龙舟竞渡,从时间上讲,大致在先秦。原始时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捞、渡水劳动,特别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争斗中,争相竞渡。
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延续至今。吴国人周处《风土记》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说明三国时,“端午竞渡”已成为风气。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是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其中魏征在《志》中写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上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驱,梢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自此,端午竞渡这一民俗统一在“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上。
竞技型龙舟竞渡,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其发展可追溯至1976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邀请赛,此后,龙舟竞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热潮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龙舟运动基本上是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