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pú shàng zhī yīn |
---|---|
成语解释: | 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
百度百科: |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
结构形式: | ABCD式成语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 |
成语造句: | 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 |
成语典故: |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近义词: | 靡靡之音 |
祸从天上来
协私罔上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一箭上垛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更上一层楼
上天入地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半上落下
踞炉炭上
上勤下顺
跳跃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