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
---|---|
成语解释: |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成语出处: |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成语例子: |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
百度百科: | 据相关专家宋定国教授考证,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 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此说出笼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后。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在元代。然而恰恰是在元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儒生被称为“老九”的说法就是由此发端的。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加上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论语》倒背如流者的欢迎,并借以自我标榜,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广泛散播。 |
语法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
成语造句: |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
成语典故: |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近义词: | 半部论语 |
分别部居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条贯部分
十部从事
两部蛙鸣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两部鼓吹
半部论语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按部就班
按部就队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