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的意思

集思广益

成语拼音:jí sī guǎng yì
成语解释: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成语例子: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百度百科: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读音正音:集,不能读作“jī”。
成语易错:集,不能写作“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成语典故: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处理、决定蜀国的大小政事,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主持者。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并不因此居功自傲,常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杨是当时丞相府里负责文书事务的主簿官。他对诸葛亮亲自过问每一件事的作法提出了建议,他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之间分工应该不同。”他还举出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例子,就是成语集思广益的意思。劝诸葛亮不必亲自处理一切文书,少过问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该有所分工,自己应主抓军政大事。诸葛亮对于杨的劝告和关心很是感激,但他怕有负刘备所托,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后来杨病死,诸葛亮非常难过,哀悼不已。为了鼓励下属踊跃参与政事,诸葛亮特地写了一篇文告,号召文武百官、朝廷内外主动积极地发表政见,反复争议。这篇文告就是《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他在文中写道:“丞相府里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英语翻译:be benefitted by mutual discussion; draw upon all useful opinions; make use of opinions and add to the welfare; pool 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近义词: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上一成语

含集的成语

集的字典>>>

含思的成语

思的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