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导数
拼音:èr jiē dǎo shù
是原函数导数的导数,将原函数进行二次求导。一般的,函数y=f的导数y‘=f’仍然是x的函数,则y’=f‘的导数叫做函数y=f的二阶导数。
二次污染物
拼音:èr cì wū rǎn wù
也叫继发性 污染物。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如无机汞化合物通过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化合 物,成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可引起水俣病。
二乔
拼音:èr qiáo
三国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容貌美丽。名叫大乔(嫁孙策)和小乔(嫁周瑜) 铜雀春深封二乔。——杜牧《赤壁》
二别
拼音:èr bié
指 大别山 与 小别山。《左传·定公四年》“自 小别 至于 大别”晋 杜预 注:“此二 别 在 江夏 界。”南朝 齐 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二 别 阻 汉 坻,双 崤 望 河 澳。”宋 陆游《入蜀记》卷五:“汉阳 负山带 江,其南小山有僧寺者,大别山 也。又有 小别,谓之二 别 云。”
二氧化硫
拼音:èr yǎng huà liú
又称“亚硫酸酐”。化学式so2。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在催化剂作用下,易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工业上用燃烧硫或在焙烧金属硫化物矿制金属氧化物时获得。用于制硫酸、洗涤剂、防腐剂、消毒剂及漂白剂等。
二会子法
拼音:èr huì zǐ fǎ
旧时称二禬子教所行之妖法。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这先生是妖人,二会子法教俺姐姐风了,喒扯住他见官去来。”参见“二禬子”。
二道毛
拼音:èr dào máo
(1).不干正事的人。《陕北民歌·信天游之十七》:“自小就不爱那二道毛。”原注:“二道毛,就是不务正的人。”(2).女子发型之一。发短,一般都剪齐在耳垂之上。
二谢
拼音:èr xiè
(1).指 晋 谢安 、 谢万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或问 林公 , 司州 何如二 谢 ? 林公 曰:‘故当攀 安 提 万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 南朝 齐 谢朓 。一说,指 谢灵运 与族弟 谢惠连 。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孰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 何 苦用心。” 仇兆鳌 注:“二 谢 ,谓 谢灵运 、 谢朓 。” 唐 李翱 《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郊 为五言诗,自 前汉 李都尉 、 苏属国 及 建安 诸子, 南朝 二 谢 , 郊 能兼其体而有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杜 曰:‘使 昭明 再生,吾当出 刘 曹 、二 谢 上。’”
二百二
拼音:èr bǎi èr
汞溴红的通称。也叫二百二十。
二帝三王
拼音:èr dì sān wáng
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或 周武王)。
二婚
拼音:èr hūn
(1).再婚。多指妇女。《古今小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他也是续弦了,原对老身説,不拘头婚二婚。” 柳青 《狠透铁》:“你说年纪大些的那号二婚女人,我坚决地不信。为啥哩?她们专意爱的好劳动人嘛。”(2).用以称再嫁的妇女。 清 李渔 《凰求凤·媒问》:“是个二婚,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岁。”
二打六
拼音:èr dǎ lù
〖相关典故〗两个亚叔系度倾闲偈,甲话:“听闻你又加薪又升职噃,系唔系吖。”乙答:“你估我系你咩,我呢的二打六,边轮到我架。
二荒地
拼音:èr huāng dì
指种过而又荒了的地。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家败下来了,一年到头,除开家口的吃粮,家里就象大水漫过的二荒地似的。”原注:“种过的地又荒了,叫二荒地。”
二纪
拼音:èr jì
(一)、谓日、月。《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 之绸繆遹皇。”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
(二)、二十四年。《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李善 注引 孔安国《尚书传》:“十二年曰纪。”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南朝 梁 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三)、约指二十余年。唐 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王古鲁 注:“一纪为十二年,此处二纪泛指二十餘岁之意。”清 刘岩《哭家西谷侍御》诗:“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二惠竞爽
拼音:èr huì jìng shuǎng
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二亥
拼音:èr hài
宋太祖 赵匡胤 生于丁亥年(927), 太宗 赵炅 生于己亥年(939),因称“二亥”或“两亥”。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虚皇 曰:‘嗟尔诸天,听予涣号……下方大乱,予閔是痌,爰召 宓羲 ,遣兹讼灵。’下抚方州,二亥后先,命处天门,八方归王,天下太平。”
二百大楼
拼音:èr bǎi dà lóu
位于沙河口区长兴街175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周围厂矿企业集中,代理二百大楼发行1000万元的企业债券进行基建投资,有人用梅花比喻二百大楼,不畏严寒,默默吐香。
二元论
拼音:èr yuán lùn
主张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的哲学学说。也指任何将宇宙分为两个独立部分的宗教教义或哲学学说。英文翻译1.{哲} dualism; dualist approach
二瓜子
拼音:èr guā zǐ
北方方言,中性词,形容人蠢笨憨傻,相当于"傻" "笨" 脑袋不灵光,做事鲁莽。
鲕状岩
拼音:ér zhuàng yán
解释◎ 鲕状岩,鲕粒岩 érzhuàngyán,érlìyán
[oolite] 主要由胶结的鲕石组成的一种沉积岩,通常为石灰岩——亦称“鱼卵石”
鲕鲲
拼音:ér kūn
胹鳖
拼音:ér biē
輀輴
拼音:ér chūn
輀輶
拼音:ér yóu
輀柩
拼音:ér jiù
輀轮
拼音:ér lún
饵治
拼音:ěr zhì
饵雷
拼音:ěr léi
解释◎ 饵雷 ěrléi
[booby trap] 隐蔽的爆炸装置,通常安装在外表无害的物体上
饵子
拼音:ěr zǐ
饵敌
拼音:ěr dí
解释◎ 饵敌 ěrdí
[lure the enemy] 设置“钓饵”以引诱敌人中计
饵丹
拼音:ěr dān
饵毒
拼音:ěr dú
饵蠒
拼音:ěr jiǎn
饵块
拼音:ěr kuài
解释即粑粑,"饵块"专门称谓用米饭舂制而成的食物。
饵松
拼音:ěr sōng
饵餻
拼音:ěr gāo
珥笔
拼音:ěr bǐ
解释 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2.指诉讼。
-----------------
国语辞典珥笔
插笔于冠侧,以备记事。《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珥彤
拼音:ěr tóng
珥珰
拼音:ěr dāng
解释谓缀以珠玉之耳饰。
-----------------
国语辞典珥珰
古代士庶女子戴于耳上的饰物。须穿耳孔悬挂。《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下.骠传》:「冠金冠,左右珥珰,绦贯花鬘,珥双簪,散以毳。」也称为「明珰」、「耳珰」。
珥环
拼音:ěr huán
珥丝
拼音:ěr sī
洱河
拼音:ěr hé
尔雅
拼音:ěr yǎ
解释◎ 尔雅 ěryǎ
[elegant] 文雅;近于雅正
温文尔雅
◎ 尔雅 ěryǎ
[Erya(Near Corretness)] 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 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
国语辞典尔雅
书名。十九篇。相传〈释诂〉一篇,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为孔子、子夏、叔孙通、梁文 所增补。基本上当是由汉初儒者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为中国最古训诂名物的书。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语词,后十六篇专门解释各种名物术语。《尔雅》的注释有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皆称精博。
文雅正直。《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尔等
拼音:ěr děng
解释你们。
-----------------
国语辞典尔等
你们。《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天子怎是尔等贩弄的物?晋阳之降,实出穷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今将择个好日子分与尔等,每人一对,做个镇家之宝。」
尔曹
拼音:ěr cáo
解释◎ 尔曹 ěrcáo
[You people;you and yonr kind] 代词,汝辈,你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
-----------------
国语辞典尔曹
汝辈、你们。《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时
拼音:ěr shí
解释犹言其时或彼时。
-----------------
国语辞典尔时
那个时候。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南齐书.卷二五.张敬儿传》:「尔时盘石之心既固,义无贰计,䠞迫时难,相引求全。」
尔许
拼音:ěr xǔ
尔乃
拼音:ěr nǎi
尔日
拼音:ěr rì
解释当天。
-----------------
国语辞典尔日
那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南齐书.卷五○.明七王传.鄱阳王宝夤传》:「尔日不知何人逼使上车,仍将去,制不自由。」
尒朱
拼音:ěr zh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