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ng bā shé máo
武器名。一种矛,长一丈八尺,形状像长枪。《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三国演义.第五回》:「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
拼音:zǒu lóng shé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 打草惊蛇 dǎcǎo-jīngshé
[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水浒传》
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打草惊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察觉,预先防备。《水浒传.第二九回》:「空自打草惊蛇,倒乞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拼音:dǎ cǎo shé jīng
拼音:bēi yǐng shé gōng
拼音:péng shé
拼音:táng láng bǔ shé
拼音:fù shé
拼音:xū wèi wēi yí
拼音:shé yǐn pán jié
拼音:huà shé zhuó zú
拼音:mái shé
拼音:tǔ gǔ shé
拼音:shé xíng dǒu zhē
拼音:rán shé téng
拼音:chán tuì shé jiě
拼音:chán shé
拼音:cháng shān shé
神话传说中会稽常山一种首尾互相救应的蛇。这种蛇击其头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腰则首尾并至,名为率然。《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古代兵学家取效其反应迅捷,而演成阵势。唐.薛逢〈上前易定卢尚书启〉:「遂使常山蛇阵,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剑歌,遽变鹿鸣之奏。」
拼音:chì liàn shé
动物名。爬虫纲蛇亚目。长约八十公分,色淡黄,上有红、黑斑点,无毒而性凶猛。
拼音:cǎo shé huī xiàn
拼音:chūn shé qiū yǐn
解释
拼音:chūn yǐn qiū shé
解释
国语辞典
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如蚯蚓和蛇般弯曲。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五首之四:「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拼音:chì lián shé
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比喻贪暴的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后汉书.卷五六.张晧传》:「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也作「封豨修蛇」。
拼音:fēng xī yǒu shé
解释
拼音:fán yú tuán shé
拼音:fú shé
拼音:gōng shé
比喻因错觉而产生惊疑。参见「杯弓蛇影」条。元.谢应芳〈顾仲瑛临濠惠书词甚慷慨诗以代简〉诗:「酒杯已辨弓蛇误,药杵无劳玉兔将。」
拼音:gōng yǐng bēi shé
比喻因错觉而产生惊惧。参见「杯弓蛇影」条。《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拼音:bā shé
神话传说中的大蛇,能吞食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文选.左思.吴都赋》:「屠巴蛇,出象骼。」
拼音:bǐ dǐ lóng shé
拼音:bō cǎo xún shé
比喻故意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五出》:「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思量拨草去寻蛇,这回却没蛇儿弄。」
拼音:hài lóng zǒu shé
拼音:huáng shé
拼音:héng shān shé
拼音:hǎi shé
海蛇科的统称。体长三、四尺,头小,眼小,口有毒牙。鼻孔在顶端,尾呈桨状,鼻孔开口于吻背,有瓣膜司开闭,可防止海水入内。
德语 Seeschlange (S)
法语 Hydrophiidae
拼音:huáng hàn shé
拼音:huáng hóu shé
拼音:jīng tūn shé shì
拼音:jiǔ zhōng shé
拼音:jīn huán shé
拼音:líng shé zhū
拼音:líng shé zhī zhū
古代传说中的珍贵明珠。比喻超凡的才智。参见「隋侯之珠」条。《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唐.白居易〈赋赋〉:「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拼音:lù shé
拼音:làn sǐ shé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贤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著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也作「龙蛇浑杂」、「龙蛇杂处」、「鱼龙混杂」。
拼音:lóng shé fēi wǔ
解释
拼音:lóng guǐ shé shén
拼音:lóng shé zhī zhāng
解释
国语辞典
春秋时代晋文公因故流亡他国,得以回国后,就赏赐先前跟著逃亡的人,但却漏赏了介之推。介之推便以蛇暗喻,陈己之怨。见《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后用以比喻赏赐不及而怨叹。《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论曰》:「而苏君恩不及嗣,恭亦终填牢户。追诵龙蛇之章,以为叹息。」
拼音:lóng shé zhī shī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