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ú jìng
◎ 途径 tújìng
[way;channel;path] 方法;路子
外交途径
指出发现新事物的途径
方法、门道。如:「研究学问要懂得途径。」近门路,道路,路线
拼音:tú cì
◎ 途次 túcì
[stopover;travellers' loadging] 途中停留;旅途中住宿的地方
旅途中住宿的地方。《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起程》:「一一照号开记,以便途次取用。」
拼音:tú jìng
拼音:tú jīng
◎ 途经 tújīng
[by way of;via] 中途经过
途经上海前往杭州
路过、中途经过。如:「当你途经超市时,请顺道帮我买一些食物回来。」
拼音:tú tú shì dào
拼音:tú chéng
◎ 途程 túchéng
[road;way;course;route] 路途的距离(多用于比喻)
革命的途程
拼音:tú qióng
拼音:tú shuǐ
拼音:tú rén
路人。比喻陌生人。如:「夫妻反目,形同途人。」
英语 passer-by, stranger
拼音:tú bì
拼音:tú zhūn
拼音:tú shù
拼音:tú guǐ
拼音:tú shì
拼音:tú mí
拼音:tú mí
重酿的酒。《雅俗稽言.卷三八.植物.酴醾》:「酴醾本酒名。唐诗,金花腊酒解酴醾是也。一曰以花酿酒,故名『醾』。」也作「酴醿」、「酴清」。
荼蘼的别名。参见「荼蘼」条。
拼音:tú mí
拼音:tú mí jiǔ
拼音:tú sū
屠苏酒的别名。参见「屠苏酒」条。
拼音:tú mí jiǔ
拼音:tú mǐ
拼音:tú qīng
拼音:tǔ bǔ wò fà
比喻求贤殷切。参见「握发吐哺」条。宋.陆游〈谢费枢密启〉:「虽吐哺握发之劳,曾靡遗于一士,然引坐解颜之遇,顾岂在于他人。」
拼音:tǔ bū
拼音:tǔ yù hún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今青海北部,新疆东南部。其袓先本辽东鲜卑种,西晋时酋帅长子吐谷浑率领部分族人迁至陇西,在今青海省以西,后势力渐大,唐太宗时曾命李靖讨伐,遂降唐,封其子为平西郡王,高宗时败亡于吐番。信奉佛教。以游牧为业。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政权组织多仿中原王朝官制。
拼音:tǔ bǔ
本是吐出口中的食物。《文选.班彪.王命论》:「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后指殷勤的求取贤士。《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三贤。」《文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拼音:tǔ lù
◎ 吐露 tǔlù
(1) [tell;unburden;unbosom]∶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吐露真情
(2) [reveal]∶显露
灶房里吐露出一线灯光
说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其人略无一语,亦无痛楚之色,终不肯吐露实情。」 《 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焦榕初时抵赖。动起刑法,方才吐露真情。」近透露 2.表现,表示,流露
显露。《朱子语类.卷七一.易.复》:「寻常吐露见于万物者,尽是天地心。」
英语 to tell, to disclose, to reveal
德语 ausdrücken, offenbaren , berichten, erzählen , enthüllen, mitteilen
法语 révéler, avouer
拼音:tǔ shòu jī
◎ 吐绶鸡 tǔshòujī
[turkey] 吐绶鸡科(Meleagrididae)的一种鸟。头部有红色肉质突起,羽毛有黑、白、深黄等色。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称
动物名。鸟纲鹑鸡目雉科。体高大,雄者高达九十公分,雌者较小。头部无羽毛,青色。上嘴根有肉冠,能伸缩;喉下垂生有红色肉瓣。翅膀强大,羽毛颜色因品种而异。雄者时常将尾羽展开成扇形,并发出叫声,而其肉冠及肉瓣会时时变色,灿烂夺目,故称为「吐绶鸡」。也称为「火鸡」。
拼音:tǔ yàn
◎ 吐艳 tǔyàn
[burst into gorgeous bloom] 现出鲜艳的颜色
百花吐艳
拼音: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拼音:tǔ qì yáng méi
◎ 吐气扬眉 tǔqì-yángméi
[feel proud and happy;feel proud and elated]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也作“扬眉吐气”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元.汤式〈一枝花.雍容黄阁姿套.尾声〉:「借尺地寸阶,进一言半策,那时节吐气扬眉拜丰采。」也作「扬眉吐气」。反垂头丧气
拼音:tǔ wò
吐哺握发。形容积极的延揽人才,广招贤士。参见「握发吐哺」条。《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昔周公之相成王,劳谦吐握,岂好勤而恶逸哉!诚由处大任者不可不尔。」
拼音:tǔ bǔ zhuō fā
比喻求贤殷切。参见「握发吐哺」条。唐.韩愈〈后二十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拼音:tǔ dǎn qīng xīn
讲出真心话,即真诚相待。《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承信求冯公屏去左右,即忙下跪,口称:『死罪。』冯公用手挽扶道:『不须如此。』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街坊也却不道您吐胆倾心说真实。」也作「倾心吐胆」。
拼音:tǔ fèng
拼音:tǔ huǒ
一种从嘴巴里吐出火来的魔术特技表演。
德语 Tuhuo (Eig, Fam)
拼音:tǔ huá
拼音:tǔ yūn
拼音:tǔ zhàn
拼音:tǔ tán
拼音:tǔ wàn
拼音:tǔ xuàn
拼音:tǔ rú
拼音:tǔ qì
◎ 吐弃 tǔqì
[spurn;cast aside;reject] 唾弃
吐弃庸俗作风
唾弃。如食物在口中,把它呕吐出来,以表示厌恶。《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近抛弃
拼音:tǔ hè
复姓。如后魏有吐贺真。
拼音:tǔ tú
拼音:tǔ shí wò fā
拼音:tǔ xīn tǔ dǎn
拼音:tǔ yào
发光,借指日月星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拼音:tǔ bǔ chuò x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