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的意思是什么

词条山东梆子(山東梆子)

拼音shān dōng bāng zi

注音ㄕㄢ ㄉㄨㄙ ㄅㄤ ˙ㄗ

山东梆子 基本解释

解释
地方戏曲腔调或剧种名。据说是秦腔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流行于山东西部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剧目﹑唱腔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相互影响。
-----------------
国语辞典
山东梆子shān dōng bāng ziㄕㄢ ㄉㄨㄥ ㄅㄤ ˙ㄗ
  1. 流行于山东一带与河南、河北部分地区的剧种。据说是秦腔或晋剧传入山东后所形成。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以梆子腔演唱。伴奏乐器最早使用二弦、三弦,后改用板胡、二胡。戏曲剧目有四百余出。

山东梆子 其它解释

  •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 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上一个词

    含山的词语

    山的字典>>>

    含东的词语

    东的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