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示例】病中作词一阙,调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三折
【 >>详细解释】1、由于时间所限,他虽讲了好半天,还觉得言不尽意,很想继续讲下去。
2、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情,情不自禁地对你说声:我真的好想你!
3、这篇文章虽然说理透彻,重点突出,但言不尽意,还需要修改。
4、这篇文章虽然说理透彻,重点突出,但言不尽意,还需要修改。
5、《绝鉴》以一个精心构思的“鉴宝”故事折射出当下世态人心,取材别样,视角独特,展示了一种不甘为世俗的力量所玷污的清纯人格,言不尽意,耐人咀嚼。
6、这篇文章虽然说理透彻,重点突出,但言不尽意,还需要修改。
7、弭节犹按节也,言不尽意驰驱也。
8、第一,它不仅揭示了语言和世界的映射关系,而且也较好地解释了言外之意和言不尽意两种语言现象。
9、解决言不尽意的困窘除了作者自身的努力外,还有待于一个合格的读者、优秀的知音出现来将作者之意具体化。
10、忽尔见得此老农悠闲之景况,不觉触动老夫胸间,感念万千,略陈数语,言不尽意。
11、第一部分:言与意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有言能尽意和言不尽意的困惑,但这是在不同意义指向下的矛盾。
12、当我写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封信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