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理能力差?玻璃心?胆小多疑?“真”字当道,助力改变

2022-12-29 10:40:13

孩子自理能力差?玻璃心?胆小多疑?“真”字当道,助力改变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的孩子终将长大,终将离开我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为人父母能做的就是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帮助孩子打造坚实的铠甲,足以让他在独自前行的日子里披荆斩棘,叱咤风云。

我们承包不了他们一世,请不要在他们学着成长学着独立的黄金时期里将他们放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这些错误。

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差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资讯,如“17岁硕博连读神童因自理能力差遭退学”、“赴港高材生因自理能力差先抑郁后躁狂”、更有甚者“因为自理能力差受不了跳楼自杀”等等,这对小学4年级就开始在学校寄宿学习的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现实中遇的例子虽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却也是给孩子本身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小王就是我自理能力差的身边人之一。从小,他父母为他准备好了一切,他只要负责认真念书就好。

结果是到小学三年级了,饭还要妈妈追着喂,更不用说分担家务了。

讽刺的是,他的书也没读得多好。马马虎虎考了个本地大专,混了几年日子,毕业了觉得这也不满意,那也不合适,然后就一直家里蹲,吃喝玩睡。现在三十好几了,三才无一才出众,媳妇难找。父母愁眉苦脸,整天见个亲戚就要人帮他儿子介绍媳妇。知根知底的也就哈哈而过了。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明明这是一个人人需要自力更生的世界,却将孩子架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虚拟世界里。这是害娃害己啊!

多表扬,委婉批评→玻璃心

在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环境,当孩子长大一点去学校上学了,走出家门跟小朋友玩。就很容易玻璃心。

老师不表扬他,就没动力,甚至是厌倦学习。

小朋友不表扬他,有时还起冲突,也会让孩子失落而不愿意跟小朋友玩。

长大参加工作了,更受不了别人的批评了。尤其是做错事被痛批的时候,更加容易愤慨离职,甚至走极端。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确实做得好的,表扬。做得差劲的,就该声色俱厉地指出来。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恐吓孩子→胆小多疑

恐吓这招相信很多家长用过。

“再哭,警察会来把你抓走!”

“再不听话就把你卖掉,扔掉!”

“不把衣服穿好,就叫医生给你打针!”

“不乖,就打你”

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可能吗?这些话只会让孩子恐慌,让孩子不信任父母,怕警察,怕医生。

实际上,能为孩子的丁点小事就着急上火的父母们是爱孩子的,那里舍得卖孩子扔孩子?但孩子不这样想。这些话会让孩子陷入一个“我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我了”的恐怖认知里。

经常听“经常把你抓走”的话,孩子会怕警察,万一将来真有事儿需要警察帮助,也不敢求助。事实上,警察除暴安良,有困难可以求助于警察的。

医生打针相信小孩子都是很怕的,我家孩子打过针,后来看到医生就开始狂哭。别随便用这句威胁孩子,孩子真的很怕。事实上,医生救死扶伤,解人病痛,不会无缘无故来给你打针的。身体不舒服,就要去看医生,而不是自行购药服药,酿成苦果。

而不乖就打你这话更加不能说了。不管后续是真打还是没打,都给小孩造成“别人不合我意我就可以动手解决”的错觉。事实上,以和为贵,和平解决问题是最好的。

这些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反思。

“真”字当头

家庭教育中需要多些“真”能量,向孩子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要凡事包办代替,给孩子一个不用努力就可以过得很舒服的错觉,而是教会孩子自力更生的信念和能力。

平常在家,就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分配适当的家务给孩子做,锻炼孩子劳动能力的同时增强他的责任感。

不要总想着表扬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不足,任由其发展玻璃心。而是实事求是,该表扬好好表扬,该批评明确批评。想想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并不都这样过来了吗?

在生活学习中,孩子通过努力后取得好成绩值得表扬。通过投机取巧途径来获取荣誉就该严厉批评。千万不要给孩子留下可以讨价还价的感觉。。

更不要在生气时编造一些谎话来威胁恐吓孩子。目的达不到不说,还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对这个世界的角色认识产生偏差。生气时,更应该克制自己的脾气,想想我们小时候听到的《莫生气》。

做父母之爱子也为之计长远。多给孩子一些“真”能量,让孩子更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关于养育孩子需要将孩子放在真实生活中,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噢。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