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论文,要求创新几乎是在逼人撒谎

2022-11-19 09:43:32

文科论文,要求创新几乎是在逼人撒谎

图源 |《觉醒年代》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01

“博士不博”

昨天听到一个说法蛮有趣——应该也不是很新鲜的说法了,但刚好联想到一些问题:

“博士”这个叫法其实不对,博士不博,恰恰是无比的“专”,博士论文就在小小的研究领域内,在全世界可能只有几个人关注的小问题上,作出一点点推进创新。

我们常说高三是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巅峰。这话主要是说进了大学我们就开始打游戏谈恋爱不学无术了。但不那么戏谑地来理解,这话也很有道理: 中学阶段先是一个文理综合的整全教育,然后文理分科,接受全面且相对有深度的文科或理科教育;进了本科一下子变窄了,要进一个具体专业;到硕士是二级专业,并且要慢慢有自己的专注领域,毕业前写一个小论文;最后是博士,就做一个特别特别小的题目,选定题目、穷尽文献,然后作出一点点推进创新。

这是一个不断收拢、聚焦的过程。当然,实际操作上很难这么一步步走。特别是,高中教育还是太机械,本科还是要补上相对学术化的博雅教育,最好相邻的几个学科都有涉略。并且,无论规划如何完善、培养方案如何科学,我们在进入专业领域后也免不了会发现,自己需要补充某些专业外的知识,于是不得不“走回头路”,重新跳出专业看些杂书。

先浅而博,再专且精,这是一个理想的思想成长逻辑。这不只是因为要 “先都学一遍看看自己喜欢什么,而不是高三一毕业就盲目选择专业” ;我们这里关注的是专和博本身的内在关联。也就是说,不只是“我和专业”的关系,这里要谈的是“专业和通识”的内在联系。

这儿不会作详细的论证,只是抛出我的看法:至少在人文社科领域,不同专业的内在关联是很强的,特别是哲学和其他专业,几乎等于数学和理工科各专业的关系。在对别的学科缺乏了解的前提下,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突然扎入一个专业乃至一个很具体的方向,这不只是会让人显得没什么文化,更重要的是,专业品质也很可能出现问题。

02

当前的论文体制:先吃透,再创新

上世纪以来,特别是晚近三四十年,大学规模急剧扩大。在任何一个小方向,如果真的老老实实去穷尽文献,哪怕只是绕不过去的一些重要文献,也已经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了。但我们的论文体制就是这么设计的,按其理想状态,就是要吃透既有研究,然后作出一点点创新——所谓创新,就是相对于既有研究而言的。

吃透先前研究的首要理由是,已经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作了周全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先放下自己的想法,跟着他们走一遍,把基本的方向都探探明白,这样做比自己从零开始无序思考有效率得多。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是,大部分研究者都既不那么聪明也不那么勤奋,因此即便就“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言,读既有研究特别是大学者、经典著作也是最快最科学的方法。当然此时,“自己的看法”还没有自己的独特色彩,我们只是通过学习、接受他人的观点而使之变成了自己的看法。但这没什么不好,除非你关心的不是“观点”,而是“自己”。

吃透先前研究的第二个理由是,要把自己放入一个学术共同体之中。我们可能会觉得,根本不可能读完既有研究再创新,一方面是量大,另一方面是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别人的观点很难理解,自己的一些自认为有新意的看法别人都早已想到过,于是就陷入焦虑:按这套逻辑来,还有可能写出自己的研究吗?然后找一大堆理由,比如二流学者不值一提,比如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当传声筒,比如理解他人归根到底是不可能的,最后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开始自由联想自由发挥。结果是,一代代的“原创性”作品不断重复别人老早已经以高得多的水准处理过的观点。吃透先前的研究,才能真正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没有人有义务关注一个尚未证明自己的研究者说了什么,去认真对待他的“独创”思考。把自己放入学术共同体,放入既有研究脉络之中,读者才能快速定位我们的研究,理解其可能的意义在哪里。

总之,重要的是“观点本身”而不是“自己的观点”。如果发现严格贯彻这套逻辑无法写出自己的独创研究,那就说明自己不是这块料,应该做些别的工作。这也没什么,大部分人都不是这块料。要求每个学生写论文、写有创新点的论文本就很荒谬。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人要把别人的书读懂就很难很难了。学术,特别是理论研究就是这么残酷。绝大部分人一辈子就是在努力把别人20多岁想出的观点想明白一点,再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至圣先师只有一个,绝大多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已。

我相信在一个小领域内吃透既有研究是可能的,虽然无可否认,这是很累很累的,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人在这一点上可能都没有做得很好。进而我认为,绝大部分人应该止步于理解、梳理,而不是写所谓具有创新性的论文。

03

文科论文有什么用?

前面讲的是穷尽专业内的文献很难,在此基础上作出突破很难,对大部分人而言,要求创新就是在逼人撒谎。

但除此之外,还存在更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绕回一开始谈的“专”和“博”的问题。主要分两点:

一个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专业和专业外知识的关系如何处理;

一个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专业论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

第一点其实前面已经谈了很多,这儿我们从反面谈一下。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幻想,就是要做小题目,一个个博士做一个个小题目,然后积累起来、组合起来就出现了大图景,出现了整体的进步。似乎小题目之间自然而谈就会呈现出和谐的整体秩序,似乎做小题目的人即便不了解这个整体,也能理解好、做好自己的小题目。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搭积木幻想。整体联系着部分,部分联系着整体,两者不断循环。结果是,每个研究者眼中都有各具特色的、或具体或模糊、或有意勾画或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大图景,并在这个大图景之下定位自己的研究。

如果承认这点,那么对知识储备、对阅读量的要求又急剧上升了。穷尽既有文献真的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经典著作往往集中出现于特定时代。这不是因为那些人恰好生活在那个时代,而是因为那个时代恰好能产生那些人。什么时代呢?范式转换的时代,社会背景、学术框架剧烈变化,先前的东西大多没了价值,又要开始白纸上立框架了。

第二点是,这些专业门槛这么高的论文写出来有什么意义?理工类的还好说,没人看就没人看,有实际效果就行。人文社科类的大部分研究其实没什么实际功用,其主要的意义就是促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但如果这个“我们”就是那么三两个人,它的意义就几乎不存在了。

还是应该为这些问题焦虑一下,想想现在这套文科科研体制是不是在自己骗自己,在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要环保,要节能减排。

标签:论文 学术 文科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