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工作又回国,这届职场人躺不平

2022-11-20 17:47:59

出国工作又回国,这届职场人躺不平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唐亚华 李秋涵 王敏 邹帅

编辑 | 李秋涵

内卷之下,你想过去国外工作吗?

最近,关于是否去国外工作的讨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小有热度。有的人是为了见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有的则是厌倦内卷,想换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我们发现,还有一批职场人,在国内工作后,出于上述类似的原因选择去往国外生活,最后却又主动地回了国。

他们最开始去往国外工作的契机是什么?国内外职场、生活有哪些不同?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回国?深燃和他们聊了聊。

他们中,有的在瑞典生活了十多年,厌倦了安逸又有些无聊的生活;有的是为了孩子,不想孩子既不了解中国文化,又不完全被当地人接受;有的把出国工作当作见世界的机会,世界见了,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惊艳感;有的不习惯当地的气候、文化,生活8年后和不属于自己的国度告别;有的工作后去往美国读研、工作,放弃百万年薪,只因为喜欢像学生时代一样每周末都能回老家;还有一位在美国刚毕业,拿到了国内和国外的offer,意识到国外的职场也并非是“乌托邦”,最后选择回国。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提到了融入当地文化环境的问题,也提到了安逸生活的两面。尽管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性,即很清楚自己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生活总是在别处,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做选择的前提。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在瑞典生活十多年,“舒服的环境待久了也会厌倦”

路鸣 | 29岁 瑞典/上海 工艺工程师

高一那年,我跟着家人一起来到瑞典生活,在这里念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再工作了一年半,最近刚回国,准备入职新工作。

那边学业上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你可以专注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但我性格相对内向,在融入当地环境上有些困难,比如,我懂不了他们的笑点。

我当时去的高中,中国人很少,为了让自己不落单,我会强迫自己融入,有时同学们说要一起去哪里玩,其实自己没有特别感兴趣,但如果没什么事,还是会跟着去一下。

大学和研究生我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工艺工程师。这个职业在国内也能有不错的发展,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定了回国工作的计划。

回国前,我在瑞典工作了一年半,当时进入的是一家初创公司,虽然营收不错,但管理上有一些问题,我就动了换工作的念头。

其实在国外的生活挺好的,就是对我来说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奔头,时常感觉自己未来十年就这样了,人在那种舒服的状态里,太久了会觉得厌倦。在找到国内不错的工作机会后,我就选择了回国。

虽然还没有入职,我对国内的职场环境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瑞典讲究Work Life Balance ,我上班时早上9点到公司,下午5点就能下班,不太会加班,这在国内一些企业里就相对比较难。我的新工作是在一家外企,工作压力也是挺大的。我做好了心理准备,想先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再考虑未来是留在国内还是再出国。

之所以会做这样的抉择,和我性格有关。我是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人,瑞典的生活松弛,我没有特别强的自我驱动能力,在那里容易被环境同化,自己会变懒、会懈怠,但我想尝试一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感觉国内奋斗的氛围更适合自己一点,希望有压力的环境可以Push自己去学习和进步。

到底要不要出国工作,或者出国后要不要回国工作,就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生活。

人很容易厌倦自己待得很久的环境,就像我厌倦国外、国内一些人厌倦“内卷”一样,但是我觉得不管做什么选择,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认知。如果你本身是特别向往跟朋友Social,喜欢都市快节奏生活,我觉得可能在国内生活更适合一些,如果你喜欢独来独往,享受孤独,不担心融入的问题,就可以试试国外的生活。

不想安逸养老,也不想孩子变成“香蕉人”

Cherry章 | 35岁 新西兰/北京 金融行业从业者

我2011年开始在新西兰上学,毕业后先在那边工作了半年,当时觉得国内机会多,2014年就回来了,在银行工作。随后结婚生子,在国内生活工作了两年。

那时候孩子经常生病,也逐步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我带着孩子再次回到了新西兰。我上班,同时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我老公一直在国内。在新西兰工作生活都很舒适,收入和生活成本跟北京的平均水平差不多。在那边生活人的精神和心灵很自由,没有束缚,随时可以跟朋友相约去钓鱼、爬山。

萌生再次回国的想法有几方面原因。一个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在那边看到很多小孩长着亚洲面孔,接受的是西方文化,变成所谓的“香蕉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又不完全被当地人接受,在两种文化之间都没有归属感。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还是完全的中国人,以后想要留学可以再出去看看,开拓一下视野,而不是卡在尴尬的中间。

另外在工作上,我在那边过得很安逸,但也一眼能看到老,并且也算是在打工,一直以来我还是想做点自己的事业的。

促使我最终下定决心的有两件事。一个是我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发现了几个不好的指标,如果发展下去可能会到比较严重的晚期,那段时间我妈天天哭,我又不在身边。虽然我们在那边刚买了房子,但我顿时就开心不起来了,觉得在那边有金山银山都跟我没关系了。

还有就是我之前没有想好回来的创业方向,正好我的一个先回国的同事搭建团队做起了第三方独立保险经纪业务,邀请我加入。我在国外从事的也是这方面的工作,能够把一些理念和方法带回国内,我也看好国内这方面的前景,创业方向的问题也解决了。

去年我就正式回北京了。回来以后感觉很好,叫外卖,晚上去吃饭什么的都很方便,孩子也很适应,亲戚朋友都在身边,久违的归属感又回来了。不过确实,国内工作压力会更大,但我们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是有压力的。

孩子长大了,身体比小的时候好很多。教育方面,北京的公立学校我还是很认可的,孩子回来就直接上小学了,教育方面我也觉得没有问题。

如果想要出去生活工作,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去看一看,去旅游或生活一两个月,看看那个地方是不是你喜欢的样子。还有就是,在出去之前要做好两种预期,好的情况会怎么样,最坏的情况能不能接受,想好了就可以。

曾经总担心失业,出国工作两年再回国内心更坦然了

周舍 | 29岁 日本/西安 程序员

毕业以后,我顺利进入一家大厂上班,上升通道窄,工作三年也没什么起色,有一个朋友介绍说在日本有不错的工作机会,我就去了。

从大厂离职到去日本,中间只隔了两个月时间。在准备上,就是工作签证和学语言两点。我本来不会日语,不过程序员这类技术岗位,在工作上语言沟通难度也不大,我就报了一个培训班,只学了一个月时间。当时没什么牵挂,也没有多想,就是想出去看看,语言也是过去后再慢慢学的。

这步跨度有点大,去的过程也挺顺畅,但职场方面,没有带来有惊喜感的体验。

因为我过去还是做技术老本行,一人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做,和在国内做技术差别不大。中国过去的工程师,技术上基本也没什么问题。

我遇到的问题就是语言上的障碍。举个例子,我所学的日语,大多仅限于工作上,专业术语名词就那么几个,工作时还能听懂,但在生活中,想跟当地人自如聊天的话,就不太行了。

语言障碍带来的影响不算大,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上的差异。在公司,工作时大家会有交流,但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是日本人在一块,中国人在一块,他们的俚语、典故,社会上有趣的事,我们不了解,也没交流的空间。

这里安逸,也不卷,但生活有点无聊。工作两年,见识过了,我就想回来了。

程序员好找工作,回来没多久,我就找到新工作了。我生活在西安,有在日本当程序员经历的人不算多,面试的时候,不管合不合适,人家都会觉得很惊奇,想了解你。

出国工作一趟,对我来说,经济上没有带来什么变化,最主要的是心理上的变化,我变得更自信了。

出国前,我作为应届毕业生,很顺利的去了一家大厂,但内心总是担心失业,担心未来找不到工作,但出去一趟回来后,阅历增加了,我更加明确自己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目标,也没什么可焦虑的了。我变成了一个很自信、乐观的人。

对于我来说,出去工作这一趟,好处大于坏处,对很多事情更坦然了。

做出选择后,就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糯衣Norene | 24岁 美国/上海 咨询从业者

我刚回国一个月,之前是在美国读硕士,今年5月刚毕业。我一直在纠结,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工作,我不想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就一直同步找工作。

从3月到8月找工作那段时间,我很纠结、也很焦虑。我面试了很多家公司,五六月的时候最忙,单是时差问题,就已经非常折磨人,有时还需要连轴转。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白天结束美国的三场面试后,晚上还参加了国内一家公司的全天面试。

我的专业是技术方向,但找工作时,我决定跳出纯码农的圈子,我专业学习六七年,也渐渐明确,自己是不太适合做纯码农的。

找国内的工作时,因为大学时有过多段大厂和咨询公司实习的经历,我就更关注相关岗位。找美国的工作时,我的重点是在拿到工作签证的基础上,尽量为职业生涯开个好头。

高强度找工作后,总算结果还不错,我最后收到了五家公司的offer,其中美国2家、国内3家。

当时,自己也一直在衡量,究竟是选国内还是国外。整体而言,国外的职场,内卷没有那么厉害,没有年龄焦虑,大环境的包容性更强。而国内则是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圈,更了解职场规则,也能离家人更近一些。

从绝对值上来说,美国工作的薪资是比国内要高的。我收到的offer里,美国的offer,薪资换算成人民币,是国内offer的两倍还要多,但我也深知,这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美国赚得多,但消费也更高。

在我的规划中,即便第一步选择了国外,我最终还是会回国工作的。但我的工作方向离不开对市场的观察,国外的工作经验很难复用到国内,可能无法为未来回国找工作提供加成。

而且,我跟身边的朋友交流后也明白,国外的职场也并非是“乌托邦”,复杂的人际关系、加班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可能还会面临没有社交、生活孤独等处境。

于是,在仔细衡量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回国工作,下个月就会入职国内一家咨询公司。

从决定回国开始,我就把自己回国一路的经历分享在了社交平台上,也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在求职内卷严重的2022年,选择了回国。

在我看来,无论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生活,没有绝对的安全和稳定,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谨记自己做选择时的初衷,只要目标达成了,那么其他都是需要自己去接受的。

做出选择后,就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在国外赚到了高薪,享受了当地包容性更强的生活,还埋怨着国外生活的孤独。也不要回到国内,选择了更熟悉的环境后,却一直埋怨工作的辛苦,还想着国外的高薪。

适应不了气候、距离、文化差异,拿到绿卡还是回国了

青青 | 30岁 加拿大/苏州 企业职员

我在2013年从国内高中毕业后就去加拿大上大学了。毕业后最开始没有想过要回国,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收入在当地不算高,每个月到手2400加币(折合人民币约12000元),工作也不忙,周末有时候我也会再去做一些兼职。

我花费不算高,每个月有600加币的房租,800加币与车相关的租车、油钱、保险等花费,剩下1000加币用来吃饭、日常开销,正常生活没问题,我还能有一些积蓄。那边的平均收入水平还可以,保障基本生活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想要过到中产及以上的生活水平,还是要自己去努力。

第一家公司在我工作满两年之后可以给我办移民,我后来也顺利拿到了加拿大身份。加拿大整体的福利保障是比较好的,我曾经有10个月没工作,在那期间我每个月能领到2000加币的失业金,这也让我无后顾之忧地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决定回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气候问题,我在加拿大多伦多,那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有时候从9月份开始就很冷了,冬天气温高一点是零下10来度,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40度。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从多伦多到上海要坐13-14个小时的飞机,每次回国都特别痛苦。

另外,我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认同,加拿大历史很短,再加上文化是从小熏陶出来的,虽然待了八年,但在那边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文化边缘人,丝毫没有归属感。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我在加拿大保障基本生活没问题,但是如果想买房子,对我来说有一定困难。另外我做选择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小事要理智、大事跟心走,虽然拿到了那边的身份,但我内心的天平还是倾向国内。我在国外一直没有对象,我感觉可能自己的缘分也不在国外。

2021年,我就回国了。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很热闹。我没选一线城市而是来了苏州,第一份工作月薪12000元。后来换了一份工作,总是要加班,我有点受不了,干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我在苏州生活成本一个月6000元就够了,现在的工作收入适中,加班没有那么严重,各方面都能接受。

我去上班,别人会觉得我身上有一种松散,大家觉得我是在国外给惯出来的“臭毛病”,但是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我就是想放平心态,不太追求物质方面的消费享受,更想充实自己的内心。

未来我没有考虑过再出国,如果有可能,我想去农村生活,我喜欢做一点体力活,顺势看能不能做点小生意。我觉得人的硬实力能维持生计就可以了,剩下的全是软实力支撑起来的,人格健全,有幸福感更重要。

我的建议是,想出国的就出国,想回国的就回国,毕竟人生重在体验,如果后悔了,有能力修正就去修正,没机会了就往前看,前面还会有更好的等着你。

放弃百万元年薪,现在像学生时代一样每周末都能回老家

小鸥 | 29岁 美国/深圳 产品经理

我是2017年出国的。那之前我已经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本科学的是工科,当时在国内做的是硬件相关行业。

当时,就我们这个专业来看,美国的环境更好,我出国的时候想的是做出一番事业,学到先进的知识。所以到了美国,我在一个理工学院读了电子工程专业,本意是在这个领域深耕的。2019年毕业,我发现相关的工作很难找,年初毕业一直到接近年底,8个月里我每天都疯狂投简历,却都没什么回音。这期间,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代码。

也正是因为两手准备,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一家五百强公司码农的工作。那份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年薪换算下来是50多万人民币。后来我又换了份工作,还是做码农,年薪翻倍。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快乐还是历历在目的,没有疫情的时候我几乎每个月都出去旅游,各大奢侈品店我也都逛了个遍,夏威夷奢侈品店的SA(服务顾问)我都混熟了。

回国的决定并不突然。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清晰,当年就是因为想学东西才出国,未来我也想在国内创业。疫情开始后,家人担心我,催我回去,后来又赶上家里人重病,我就回国了。

准备回国的时候我加了一些海归群,有很多内推机会,当时就有不少国内的公司找我去当程序员。但我已经明确,自己没有干程序员的天赋,我该走另外一条路了。

到现在我在国内做过两份工作,年薪基本是在美国时的20%。第一份在国企性质的公司做项目管理,现在是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产品经理。虽然赚得没以前多,但我确实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在事业上又突破了一下。而且,现在这家公司做的东西和我大学专业相关,产品经理又最好要懂技术,我以前的经历全应用在现在的工作里了,总体我还是比较自如的。

总有朋友问我,还打算回美国吗?那个时候,我在事业上确实有点成绩,感觉自己活成了小时候最喜欢的TVB剧里那些事业型大女主的样子。但是快乐的背后,我还是觉得那里的不确定性太多了。

现在我工作的地方就在我念过的大学附近,深圳离我老家只有一小时车程,我现在经常周末就回家,就像回到学生时代一样。

我自认为是个很卷的人,自己卷自己。小时候我爸妈就做生意,再加上珠三角的文化环境影响,我很享受在事业上不断进阶的获得感。如果有年轻人想出国学习,可以去开开眼界,至于以后的路怎么走,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路鸣、青青、糯衣Norene、周舍、小鸥为化名。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