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放学后给爸妈当“老师”,角色互换后家长放下焦虑

2022-10-19 18:32:11

小学生放学后给爸妈当“老师”,角色互换后家长放下焦虑

客厅里,“小老师”杨雨晗站在白板前一手拿着麦克风,一手捧着语文课本,声情并茂地讲六年级语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坐在沙发上的“小学生”妈妈积极配合回答“老师”的提问,听得津津有味。

“双减”以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辛家地)小学在语文课后尝试布置口头作业——我给爸妈当老师。创新的作业形式不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促进课堂效率提升,“身份互换”后家长更从孩子身上发现了新的惊喜。

有人“教具”齐全

有人走“演绎”风

该校六年级家长郑威告诉记者,这学期以来,女儿给父母上课的场景经常在家里上演。女儿杨雨晗上起课来有模有样,从课文的概括、分段、感情色彩到品读文段全都“神还原”语文老师的讲课状态。

“女儿上课的时候,语气、音调、设问几乎是1:1还原语文课堂,我也会跟着一起孩子的情绪走入课文。”郑威说,女儿喜欢“扮演”老师,一年级到现在,家里换了四块白板,还添置了扩音器、麦克风,供女儿当“教具”。

六年级以来,语文老师冯莉多次布置“我给父母当老师”的口头家庭作业:用15分钟向家长重现语文课堂上的精彩片段。女儿也格外上心,现在三年级的弟弟还有65岁的爷爷都成了杨雨晗的“学生”。

同样的口头家庭作业,有人上“公开课”,有人则像极了单人“脱口秀”表演。“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妈妈,你来表演下抡个圈是什么样子吧!”胡煜东同学放学后,兴冲冲地回家给正在厨房做晚餐的妈妈分享起当天新学的课文。妈妈顺势将手臂从右至左比划出弧度,“对吗?”“不对不对,你这样手榴弹怎么能扔得远呢!其实应该这样……”

“儿子给我们上课没有固定场所,有了表演欲,随时能来一段情景演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再现课文情境,当然前提是学校里他把课文学透了。”胡煜东的妈妈余女士说,这学期儿子已经在家讲了两篇课文,思维表达能力提升不少,对语文学习也有了更大热情。

“他以前写作文是想方设法凑字数,现在更有写作欲,愿意抒发和交流了。”余女士说,今年国庆假期,老师布置了名为《多彩活动》的假期作文,儿子破天荒,用了20分钟就把500字作文写好了,“过去作文是压力,现在写作文是快乐地分享”。

硚口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冯莉老师表示,“我给爸妈当老师”这样的作业讲练结合,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让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增进了亲子关系,提高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自信心。

家长放下焦虑

发现孩子更多优点

“今天女儿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了她新学的写作手法——点面结合。对她来说巩固了知识,也让我了解了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理解孩子。”家长郑女士说,看着女儿认真投入地讲课,明白孩子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不会轻易苛责孩子,也放下了鸡娃的焦虑。

“扪心自问,我在孩子这个年龄时并没有她这么努力上进,她已经超出了我的期待。”郑女士说。

对于“双减”后,笔头作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家长配合的口头作业,家长们会不适应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该校多位高年级家长,大部分家长非常支持这种新鲜有趣的作业形式,愿意配合孩子“角色互换”。

家长陈雕表示,女儿性格内向,需要更多鼓励才会勇敢发言。尝试了几次给爸妈上课后,女儿变得愿意开口了,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在提升,口头作业完成起来更高效。“以前三四年级的时候,作业量还比较大,孩子九、十点才能写完。现在他们在课后辅导的时间已经做完了大部分笔头作业,回家就是阅读和亲子交流,10点前肯定能上床睡觉。”家长陈先生说,现在女儿给父母授课内容已经由语文拓展到数学等其他科目,女儿由此展示出的成长和变化,令他十分骄傲,也欣慰于女儿有了更多闪光点。

家长孙霞听完孩子的课以后,在家校交流本写下:“每每听你的课,我都好期待……我也期待你能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知识传播给我,我非常喜欢当你的学生!”她说,孩子上课时激情澎湃的样子很有感染力,一口气讲40多分钟还意犹未尽。“以前我们更注重让孩子刷题,把时间投入到计算和书写上,忽略了表达,现在我发现能侃侃而谈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优点和能力。”孙女士说。

角色互换后

课后作业倒推课堂效率提升

学生当老师,爸妈当学生。身份互换后,不少爸妈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挨了孩子的“批评”。六年级学生杨雨晗说:“我妈听我上课会偷偷玩手机,对付她这一个学生就够头疼的了,真不敢想象老师在学校是怎么应对这么多学生的!”

“学生回家向父母创造性地复述课堂内容,是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力,引导学生再思考的过程。”该校语文教研组长郑巧介绍,本学期五年级正在学习民间故事单元,有学生在回家向家人复述了《牛郎织女》后,对课文产生了新的疑问,“王母娘娘为什么这么恨自己的外孙女?而我的姥姥就很宠爱我?”这也促使学生重新联系上下文,找到文中对人物性格的描述。

“学生第一遍学习时,可能是被动接收。转变身份变为施教者后,需要学生主动地消化、整合知识,发现课堂上没留意的地方,来解决家长的疑惑。”郑老师表示,这样的作业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郑巧介绍,一般有情节故事的课文适合采用创造性方式复述,在内容上对学生能够产生心理震慑,同时能够对学生性格、品格、价值观起到塑造作用的课文,适合回家后讲授给父母。这类作业一般是一个月精心布置一次,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深度参与,仔细听讲。据悉,目前该校一年级在拼音教学上,以及数学、音乐等学科也在尝试进行此类“当老师”式的口头作业。

上一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