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安邦定国,小则御侮捍身,您孩儿每识个什么?”
【示例】荐贤举善是吾心,~访知音。 ◎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一折
【近义词】安邦治国、济国安邦
【反义词】祸国殃民、暴虐无道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使国家安定
【 >>详细解释】1、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还不足以安邦定国。
2、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3、兵强马壮冲巨浪,安邦定国灭夷狄。
4、恩师见大汉将乱,言我一身武艺,扶危济困,安邦定国,便给某取字为安国,武安国!!
5、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6、朕纵有一腔安邦定国之志,但亦知以一己之力难担此重任。
7、安邦定国需要法治,处理国际关系应以国际法理为保障。安理会的许多合理决定和实践,正成为国际关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行动依据。
8、说他有安邦定国之志我信,但他却无经天纬地之才。
9、而此时杀他不如在他祸国殃民之时动手,还能博得忠君爱民、安邦定国的美名,何乐而不为?于是遣张赵二将前去救他性命。
10、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还不足以安邦定国。
11、抑知文官二百,人人有安邦定国之才;武将千员,个个有擎天跨海之勇!雄兵数万,势若天丁;威如猛虎,恰似一天星斗;固若铜城恍犹四海洪波,坚如铁柱。
12、科技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像马钧这样的人才,他的作用范围绝不仅仅是在军事一隅,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可以说是安邦定国所不可或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