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示例】他~,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 >>详细解释】1、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2、怪呢!都怪我有眼不识泰山,遇到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了!
3、连讽刺我的同学们也敬佩地说:没想到你真有这个能耐,当初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4、靠,竟然没有一个人把我唐伯虎当回事,想我唐解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令名远播,有眼不识泰山。
5、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6、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7、连讽刺我的同学们也敬佩地说:没想到你真有这个能耐,当初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8、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了他以优异的成绩向所有人证明了他们是有眼不识泰山!
9、连讽刺我的同学们也敬佩地说:没想到你真有这个能耐,当初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10、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请高抬贵手,原谅我吧!
11、而此时长毛早就是吓得屁滚尿流,哭丧着脸大喊道“三位大哥饶命!三位大哥,到底是什么来路啊!!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啊!”。
12、我尊敬的森林主人,我老虎是有眼不识泰山请您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