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出处】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在这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近义词】惊惶失措、惊恐万状、闻风丧胆
【反义词】处之泰然、临危不惧、无所畏惧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 >>详细解释】1、相比之下,“四风”干部,腐败分子,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雁过拔毛坑民刮财者,怕暴露、怕被捉、怕落马,提心吊胆的“怕”如影随形,惶惶不可终日。
2、习惯成自然,从未离开过权力的价值,一旦离开,恐怕便会心慌意乱,惶惶不可终日。
3、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4、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5、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6、在我军围追堵截下,这群匪徒如今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了。
7、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8、在冬天的寒冷里向往瑞雪,其实是以善良的心愿去迎接冬天的到来。既然冬天的寒潮都会不期而遇,一个心境坦然的人又何必为此而惶惶不可终日呢?唯有积极面对,人生才有超然脱俗的境界和意义。想必在世俗的浮华中重拾童年的纯真和善良,冬天的寒冷又将是一幅美丽绝伦的画卷……
9、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10、你们要受制于那些恨你们的人,你们将要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人追赶,也要逃跑。
11、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12、以及生活在堂皇与荒凉景象之间的市民的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