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出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示例】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近义词】民穷财尽
【反义词】丰衣足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详细解释】1、奸臣当道,朝野上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民不聊生。
2、第一,宦官吴良辅唆使其弟吴良臣与清河县县令相互勾结,抢夺百姓的财物,吞占民田三万六千五百顷,将清河县的百姓弄的民不聊生。
3、一些国家的内战频仍,民不聊生。
4、为什么呢?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繁刑重敛,致使民不聊生,盗贼四起。
5、黄巾之乱虽平定,然各地仍是满目疮痍元气大伤,加之灵帝生前暴虐无道宠幸阉宦至天下动荡百姓民不聊生,流民四起路有遗骨,异子而食。
6、倒卖烟土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它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你带来高额的利益,但是长此以往就会民不聊生。
7、李岩犹豫了,大明朝百业剧废,民不聊生,官场腐败,明显有改朝换代的迹象,目前选择明主是重中之重,选对飞黄腾达,选错则万丈深渊,两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8、大哥说的这个言论也可以,可是他们却迷惑天子,怂恿天子卖官卖爵,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9、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侈,对外连年用兵,沉重的徭役、兵役逼得农民走投无路,民不聊生之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0、政府如果横徵暴敛,必然导致民不聊生,人民便会揭竿而起,反抗到底。
11、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在任上弄权牟利、强征苛敛,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12、除去少数几个例外,最浓重的红色区域都集中在南亚和非洲中部,那里往往冲突不断,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