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示例】士人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近义词】獐头鼠目
【反义词】眉清目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详细解释】1、一个虚伪狂妄的人,只是一具形骸躯壳,而心已经死亡,面对别人的时候,别人觉得他面目可憎,他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觉得惭愧。
2、如果老去是必经之路,起码可以选择走上这条路时,依旧面带笑容,不那么歇斯底里,面目可憎。
3、一个虚伪狂妄的人,只是一具形骸躯壳,而心已经死亡,面对别人的时候,别人觉得他面目可憎,他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觉得惭愧。
4、尽管他长相俊秀,但却面目可憎。
5、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他只是二年级的学生,论资历,他挤不进学生运动的领袖圈子,然而,这个被傅斯年戏曰“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其貌不扬的二年级生,确实是那时颇有名气的学生领袖之一。
6、对,如果我没有保持对阅读持续的兴趣的话,我一定是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
7、虽然蝙蝠面目可憎,它却是捕食害虫的益兽。
8、正如宋人黄山谷所谓“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书给了我另一个世界,只要展开书本,古今中外、天地日月都任由我们翱翔。
9、尽管他长相俊秀,但却面目可憎。
10、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
11、饮食无节,起居不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12、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