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示例】不住的~,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近义词】羞愧满面
【反义词】面不改色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羞愧的样子
【 >>详细解释】1、每每看到俗人们动不动就面红耳赤揎拳捋袖,一鸣心底本能地鄙夷,几天下来修理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也有五六个了。
2、这样的会议可想而知,统帅部高级将领们争得舌剑唇枪,面红耳赤。
3、听到洪博翰这么说,苗文龙面红耳赤的大声道“说周鹏作弊你有什么证据?”。
4、偷眼向旁人看去,他们也都是个个面红耳赤,心荡神摇。
5、就在李鸿章出现之时,文武百官就开始议论纷纷,各执己见,吵得是面红耳赤,要不是朝会在即,这些人恐怕会当众大打出手。
6、他赞美着尼基的美貌,使她羞得面红耳赤。
7、因为感到丢脸,小华面红耳赤地低着头,不发一语。
8、你可以和老板讨论事情,甚至可以争得面红耳赤。
9、洪秀莲面红耳赤,扬手作势,就要敲洪东官的脑袋。
10、真想由衷地对父亲说一声谢谢,可又怕乡村人朴实,一听这句酸不溜丢的话,早就面红耳赤,一句傻狗子,骂将出来。
11、大堂的几伙人正在争论得不得开交,面红耳赤。
12、他们两人只因一言不合就吵得面红耳赤,看得大家都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