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示例】又想:“倘或被他二人一个不留神,误碰一下子,恐怕吃不住。”便自己~,退了下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近义词】量力而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 >>详细解释】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兵家之战,胜在学会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再知彼知己,度德量力。
3、做任何事情都要度德量力,决不能不考虑主观和客观条件。
4、做事如果不度德量力,往往是要失败的。
5、父亲嘱咐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凡事一定要度德量力,不可年少气盛、鲁莽行事。也作“量力度德”。
6、兵家之战,胜在学会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再知彼知己,度德量力。
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8、野心家总是不能度德量力,所以终多数以失败而告终。
9、兵家之战,胜在学会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再知彼知己,度德量力。
10、野心家总是不能度德量力,所以终多数以失败而告终。
11、父亲嘱咐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凡事一定要度德量力,不可年少气盛、鲁莽行事。也作“量力度德”。
12、’夫能顺天乘时,济群生于艰难者,非上圣与英雄不能为也,自馀则莫若度德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