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流的下游。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清 黄景仁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 金焦 属下流。” 郁达夫 《逃走》:“大江到岸,曲折向东,因而江心开畅,比 扬子江 的下流还要辽阔。”
(二)、指子孙,后辈。
《三国志·魏志·乐陵王茂传》:“今封 茂 为 聊城王 ,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宫闈,动踰旬朔,师保天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
(三)、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然其下流,莫甚於 万歷 之季。”
(四)、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
《论语·子张》:“ 紂 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邢昺 疏:“谓为恶行而处人下,若地形卑下,则众流所归,人之为恶处下,众恶所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二状》:“臣虽甚愚,诚不忍以身居下流,蒙受众恶,为世污泽。”
(五)、微贱。
《管子·立政》:“金玉货材之説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説胜,则姦民在上位。” 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 唐 韦应物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诗:“可怜同官者,应悟下流难。”
(六)、指地位微贱的人。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只要官人不惜廉耻,权做下流,将小人头至下脚至上浑身衣服,并这个查梨篮儿,都借与官人,打扮成卖查梨条的,纔入的那 承天寺 去。”《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你既非下流,实是甚么样人?可将真姓名告我。”
(七)、下品;劣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某太史掌教 金陵 ,戒其门人曰:‘诗须学 韩 、 苏 大家,一读 温 、 李 ,便终身入下流矣。’”
(八)、卑鄙,龌龊。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环门观礼千人稠,彼名高家实下流。”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许多闲着无事的人,有时候甚至故意挑弄他说下流话。”
(九)、向下流逝。
《楚辞·九怀·尊嘉》:“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一十)、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 唐 白居易 《判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然以事虽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歟。”
【 >>详细解释】1、三位姑娘倒是挺兴奋,丝毫不以演这样的下流角色为意,画中浓艳的妆,嬉戏打闹,故意去挑逗那些认识的人,十分有趣。
2、花言巧语,指桑骂槐,颠其黑白,指鹿为马,而尽量移花接木,断章取义;亦不妨挑拨离间,穿凿附会;然后吹其毛,求其疵,再以二面三刀割之祭之,但绝不可语带下流。
3、可是蔑克里斯却住在贵族助梅惠区里,而且走过帮德街时,竟是仪表堂堂,俨然贵绅因为只要你有钱,纵令你是个下流人。
4、“安持老人以古朴文字儿童态度写艺坛文苑琐事轶事下流事,令生活上守身如玉阅读中嗜痂成癖的我辈十分过瘾。
5、国高级指挥官在指挥中心破口大骂,说国不道德,用这种偷袭的手段,说国不要脸,国阴险,还用了一句国的歇后语,老太太靠墙喝粥,卑鄙,无耻,下流。
6、时下流行的手机种类真是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撩乱。
7、"她们都是一丘之貉,"他自言自语地说,心里想到,并非他一人遭到与那下流女人结合的悲惨命运。
8、他们天真烂漫地唱着成套的下流歌曲。
9、那小溪弯弯曲曲穿过田野,然后正好从他们的帐篷底下流过去。
10、要避免行文下流,只需一味在文章卖弄学问、装腔作势即可。
11、时下流行的手机种类真是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撩乱。
12、白光四下流淌,逐渐炎热起来的空旷街道像是一部黑白的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