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示例】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旧唐书·刘蕡传》
【近义词】夙夜不懈、握发吐哺、日理万机
【反义词】醉生梦死、游手好闲、得过且过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 >>详细解释】1、这里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2、当今圣上忧国忧民,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宵衣旰食,乃是中兴之主啊!
3、周异当洛阳令时,宵衣旰食,克己奉公,积劳成疾,几年后撒手人寰。
4、御史大人,恕个罪说,当今万岁算是宵衣旰食,勤勉躬亲。
5、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6、东迁栎阳以后,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
7、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8、这几年你父皇殚精竭虑,宵衣旰食。
9、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宵衣旰食,卧薪尝胆。
10、可怜他辛苦十七年,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勤俭节约,最终却吊死在煤山之上。
11、这是一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让人难以忍受。
12、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将,此天佑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