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出处】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示例】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 >>详细解释】1、问题是,“金口玉言”是否就能够“口传心授”了呢?
2、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3、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都是含糊其词,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得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
4、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都是含糊其词,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得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
5、自老祖宗起就只允许父子口传心授,不许形成任何文字书册,不许泄漏一个字给外姓人。
6、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都是含糊其词,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得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
7、那时候京剧大多没有什么剧本,只有总讲和锣经,总讲就是一个戏曲的梗概,锣经就是场面,基本上所有的戏都是靠师傅口传心授,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
8、很多武术都是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
9、希求儿女快长成,望子成龙父母心。大可不必太较劲,家和方能万事兴。笑看风云数十载,口传心授育儿孙。常年不懈释道义,开花结果报父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