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的近义词点头,
(一)、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 清元 小殿, 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 方响, 李龟年 觱篥, 张野狐 箜篌, 贺怀智 拍板。”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拍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二)、击节,打拍子。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三)、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王广尧 《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四)、借指作出决定。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 >>详细解释】1、杨旭心悦诚服,郑佳一的魄力和行动力都比自己强出一大截来,自己只擅长做幕僚,一旦有需要承担责任,需要拍板定夺的时候就会犯晕,应急小组的组长,应该让郑佳一来做。
2、委员会的决定常常主席最后拍板.
3、忽然那边李壮飞高声笑了起来,匆匆地撇开韩孟翔,一直走到前面拍板台下,和另一个人又头碰头在一处了。
4、对这个计划拍板定案超出他的职权范围。
5、为了躲避责任,他们总是隐瞒一些信息;他们总是希望别人看拍板做决定,哪怕这个决定明显错误。
6、包下去的是责任,鼓励大家放开胆子大搞林业铁腕反腐之外,面对兰考严峻灾情的考验,关键时刻焦裕禄还敢于从实际出发拍板决策。
7、根据路透社的爆料,奥巴马拍板——或者说“征询”——这个幕后协助协议是近几周的事情。
8、不但八仙的形象为人熟悉,就是他们所持的“道具”,大家也都一望就是: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渔鼓简板、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何仙姑的荷花、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拍板。这八样东西成了八位仙人的代表。这在工艺上有个专用名称,叫做“小八仙”。
9、旷继勋是最后一个拍板决定的,随后从桌面上拿上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吴光浩,仿佛是让他节哀顺变的意思。
10、不同性质的单位不同对待,但是有一个原则,回扣只能给对此次交易影响力最大的一到二个人,不要太明显提出,可以适当的暗示。谁是拍板的,要看谁最终负责,部门的话都要从发出信息的部门找起,逐渐顺藤摸瓜,找到关键人。
11、响板,拍板两块平木板,夹在手指间有节奏地一起拍击。
12、我说选择西柏坡是经过比较、权衡、讨论才决定的,是感到此地确实比他地条件优越才拍板的,不是走哪算哪,拍脑门子、掷色子打点儿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