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示例】你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近义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 >>详细解释】1、方丈又岂知我夜入少林便是愚念,而非善念?莫非方丈也同世俗之人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对世界形势要做全面的分析,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呵呵,琰儿看来,师傅只需将整幅文章放得远些即可!如此,便可一窥全貌,而不至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4、柏心钰数落肖子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她说以前我想象着娘娘寨多么美丽,来了一看,果然好,可是你家的情况,却是这样。
5、这句话的含义,实质上是在启发我们,人生不能被眼前利益遮蔽,要能看到更长远的利益,要能高瞻远瞩;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6、但个别外国人似乎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7、难道真被师兄说中遇见什么老怪物了,再看看那个小孩,似乎满眼的不屑看着自己,似乎正在告诉自己,你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8、当然,中英关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去年底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出现分歧,这在两国关系中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9、你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再说我丈母娘和老丈母娘的耳福和眼福我可没享过,你别见风就是雨。
10、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而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1、我们说‘白发三千丈’,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客观上来说不正确,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却很对。
12、可有时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