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出处】《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示例】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人弃我取
【反义词】红口白牙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 >>详细解释】1、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这些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
2、过去中国人重视“隐恶扬善”,即使不能扬善,至少也不可以“扬人恶事,揭人隐私”,因为“事不关己”。
3、现今媒体不但不隐恶扬善,反而过度报导负面新闻,如此作为或多或少会影响社会的风气。
4、他为人厚道,待人处事总是隐恶扬善,所以人缘很好。
5、还是白居易在施展春秋笔法,隐恶扬善?
6、虽然隐恶扬善是种美德,但因此而让许多人抱着侥倖的心态,以为可以得过且过,就适得其反了。
7、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这些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
8、虽然隐恶扬善是种美德,但因此而让许多人抱着侥倖的心态,以为可以得过且过,就适得其反了。
9、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遮盖这些事实,就是不忠实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
10、隐恶扬善这一处世方法,实际上助长了社会的恶劣风气。
11、虽然隐恶扬善是种美德,但因此而让许多人抱着侥倖的心态,以为可以得过且过,就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