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示例】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近义词】慷慨解囊、博施济众
【反义词】一毛不拔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 >>详细解释】1、凭着一身绝技,他使一家大小免遭饥寒,还仗义疏财扶贫助弱,豪侠气概,赢得全村男女老少的尊敬。
2、由于在主流文学所提供的道德与审美境界中,同样对这种心理压抑无法给予直接满足,因此武侠小说中那些仗义疏财和杀富济贫的侠客,才成为大众普遍喜爱的文化消费对象。
3、由于这种先天性制约,史书上的侠称得上高尚的寥寥无几,多数是一边仗义疏财,帮助别人,维护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一边又攻剽劫掠,危害着他们维护的侠义原则。
4、急公好义,仗义疏财一直被视为优秀文化,广为社会所称颂。
5、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助人为乐而又爱憎分明,绝不屈服于黑暗的邪恶势力。
6、这个结论并不是建立在那些人所嘲弄的假设上,即:雇主们全都很和善很慷慨,好为仗义疏财。
7、张良简单埋藏了弟弟,将全部家产变卖出售,仗义疏财,广交天下豪杰,四处寻求可以刺杀秦始皇的勇士。
8、他仗义疏财,受人敬重。
9、那宋江乃是郓城县一小吏,为人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在郓城县小有名声。
10、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11、他信守诺言,仗义疏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
12、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助人为乐而又爱憎分明,绝不屈服于黑暗的邪恶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