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闻一多 《<李白之死>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
(二)、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九:“﹝她﹞又没有卖淫,损害了家庭的名誉和自身的人格。”
(三)、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 >>详细解释】1、琴棋书画情趣美,见义勇为情操美,拾金不昧风格美,童叟无欺人格美,文明礼仪中华美,吉祥祝福幸福美,文明语言礼上礼,为民奉献公仆美。
2、作为“师者”,核心价值在于以身作则、春风风人,塑造学生健全文明之人格。
3、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
4、结果使孩子上学独往独来,很少与人交往,容易养成性情孤僻、怪、合群,从而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5、在浩浩狼烟和刀光血影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和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
6、他的所谓善行,根本就是欺世盗名而已。至于人格,真的作家,不是欺世盗名的,也有他们的人格在作品里。
7、推销是锻炼人格,体力、外型、魅力的大溶炉。
8、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启迪智慧。
9、他表现平平而且“从不以任何方式”表现得离奇,补充说,这个男孩子明显患了“人格分裂症”。
10、"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11、有尊严的人,有血性,他能为人格的不污,而奋勇斗争。
12、他只是从超然事外的第三者角度,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以观察、评骘人情世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