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出处】鲁迅《坟·人之历史》:“揣古希腊哲人,似不无微知此意者,而厥后则牵强附会之说大行。”
【近义词】穿凿附会、生拉硬扯
【反义词】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详细解释】1、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2、怕就怕为了面子,牵强附会,诡辩却无法自圆其说。
3、想永葆安宁,时时顺心,事事遂心,就难免有些牵强附会,想入非非了。
4、译文当一场新的艺术运动形成某种时尚时,理应弄清其倡导者的目标所在,因为无论他们的准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牵强附会、不可思议,将来都有可能被视为正常的。
5、虽然其中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其内在的思维理路,就是试图以"变"为主体内容,以卦变为基础,统率易学中的相关体例。
6、但这个解释其实也很牵强附会,人类和无眼巫师几乎毫无无交集可言,怎么也不会说到一起去。
7、考据、验证都是必要的工作,为的就是避免牵强附会地推论。
8、想永葆安宁,时时顺心,事事遂心,就难免有些牵强附会,想入非非了。
9、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一定要说得科学准确,不要牵强附会地去生搬硬套。
10、虽然这的确有点以辞害意,或者说是牵强附会,但是最起码比一窝蜂地比看谁家搭配的东西更昂贵的好。
11、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根本与事实有著很大的出入,很难令人接受。
12、我们写文章用词要准确,选材不能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