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近义词】耿介之士
【反义词】无耻之徒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详细解释】1、二是对有高尚人格,忠贞气节的志士仁人倾心钦慕,甚至不惜屈己相待,折节下士。
2、旧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探索真理而流血牺牲。
3、二是对有高尚人格,忠贞气节的志士仁人倾心钦慕,甚至不惜屈己相待,折节下士。
4、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5、旧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探索真理而流血牺牲。
6、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7、世远道散,虽志士仁人,或少贬以求用,公独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8、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过多次抵御外侮的斗争;尤其是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以来,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毁家纾难,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独立,保卫我们国家的统一和抵抗分割。
9、在中国近代史上,志士仁人曾经苦苦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10、许多志士仁人为维护先哲们倡导的和平、平等等国际关系准则,贡献了极大力量、智慧甚至生命,使两国关系出现了今天的较好局面。
11、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志士仁人蹈厉奋发、艰苦求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绝的尝试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12、豫让的事迹传开,赵国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而悲泣。